• 企业安全

使用塔式起重机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塔式起重机在建筑施工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它是一种塔身直立、起重臂旋转的起重机,起重臂与塔身构成“厂”形结构,故可以靠近建筑物布置。由于塔式起重机的高度与其支撑点间距尺寸的比值较大,所以保证其稳定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使用塔式起重机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有:

1.精力集中,相互配合,并有专人指挥。顶升作业应有专业人指挥,电源、液压系统等均应有专人操作。

2.高空作业人员要严格遵守高空作业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对钢丝绳套、卡环、连接螺栓、销轴等要认真进行检查,发现损坏或疲劳裂纹要及时更换。

4.电缆、电线的绝缘应良好,各行程开关动作要灵敏可靠。

5.多台塔吊同时作业时,相邻两塔吊的高度差应不小于5m。

6.检查定位销,调整好导轮间隙。顶升过程中严禁旋转塔帽。

7.顶升结束后,应检查电源是否切断,左右操纵杆要回复到中间位置,套架导轮与塔身脱离接触,各段螺栓拧紧牢固。

8.应有完好的接地设施,安装作业区禁止闲人逗留,在风力3级以上的天气时,不允许作业。

9.要经常检查锚固装置情况,防止下滑松动而造成事故。

化工企业厂区14个不准

在化工企业生产厂区内,为完成产品从原料到产品的生产全过程。随时处理着大量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如管理不善或突然故障都可能发生物料外逸或聚积,而导致灾害发生。再加上塔、台、设备与管线工艺装置连通,压力容器、电气装置、运输设备、检修作业、排放管沟等等不利因素,均对人构成潜在的危险。因此在生产厂区的职工,必须自觉地遵守有关规章制度,才能保证安全生产。

1加强明火管理,厂区内不准吸烟

明火是一种引起燃烧、爆炸的常见激发因素。按化工企业防火防爆的特点,对使用明火要严加控制和管理,对必须在生产厂区动火的动火作业,首先要办动火手续,并要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另外,厂区内不准吸烟。

2生产区内,不准未成年人进入

化工生产区域内是有毒有害物质密集的地方,进入必须熟悉有关安全制度及生产操作、设备及环境。未成年人不准进入生产企业。

3上班时间,不准睡觉、干私活、离岗和干与生产无关的事

职工在公司上班时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完成各项生产任务指标,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只在上班集中精力,才能掌握本职岗位责任目标,随时注意设备运转、上下工序之间工艺物料平衡和不同的状况,调整处理异常情况,保障安全生产。诸如上班时间看杂志、串岗闲谈等干与生产无关的事,会造成事故发生。

4在班前、班上不准喝酒

 酒能刺激、麻醉人的神经,这是人所共知的。喝酒能使神志不清,丧失正确处理指令的能力而导致事故发生。

 5不准使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

由于汽油等挥发性强的可燃性液体的去污能力强,长期以来被用作清洗剂,但往往因使用不当而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故,用汽油擦洗设备、衣物和用具是很危险的,禁止使用。

 6不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不准进入生产岗位

 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是对安全生产、保障人身安全,防止伤害筑起的第二防线。日本人把穿戴好防护用品,称为“人的安全化”。

 7安全装置不齐全的设备、工具不准使用

生产中常用的安全装置主要有:防护安全装置、信号安全装置、保险安全装置、联锁安全装置等是为了保证正常生产,预防人身、操作和设备事故必不可少的器件。它不仅要齐全有效而保证灵敏可靠,而且必须按制度规定进行检查、核对,调试检验。

 8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工具不准动用

操作生产设备、工具须具备专业技术。不了解设备、工具的性能就动用或者虽然是自己熟悉的设备,但由于不当班,不了解工作现状和现存缺陷动用设备而发生事故者亦不在少数。

9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开始检修

化工生产设备与一般的设备不同,检修前需要拆除保温填料,与生产系统隔绝才能清洗置换设备内化学物质。同时一边生产一边检修,检修危险性大。如不按规定办理检修作业证、停送电联系单等各种作业票证等就会发生事故。检修中的事故,占所有化工生产事故中有较大比例。

10停机后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不准启用

化工生产设备都相互连通,又很高大笨重,尤其在停机后,内部情况多有异常变化,安全措施不落实,极易发生事故。因此,必须按开车程序全面检查后确认无误,才能启动开车。

11未办高处作业证,不带安全带,脚手架、跳板不牢,不得登高作业

我国规定一般离地2m以上属高处作业,栓好安全带,一旦有坠落发生,可保护作业者生命安全。脚手架、跳板是登高作业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它牢固与否,对高空作业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12石棉瓦上不固定好跳板,不准作业

人们都知道石棉瓦是一种轻型建筑材料,不能承重,只能用于临地建筑和防爆厂房的泄压顶盖。因此在石棉瓦上作业需固定跳板,防止坠落事故发生。

13未安装触电保安器的移动式电动工具,不准使用

移动式电动工具使用广泛,易产生漏电现象。触电保安器是为了防止漏电触电的保护仪器如果在系统中出现漏电或触电事故,可以立即发出报警信号,迅速切断电源,起到保护人身安全作用。

14未取得安全作业证的职工,不准独立作业

特殊工种,未经取证,不准作业。无证作业属违法行为。

电脑起火或将致命

当电脑爱好者们正津津乐道着上网升级、乐此不疲地给自己的电脑换上奔腾的“心”时,他们也许想不到,平时颇为听话的电脑有可能身藏“暗疾”,甚至会狠狠地“咬”人一口,夺人性命。

今年3月6日,北京天气晴好,国内贸易局研究院的王款整理房间时,搬动了一下去年刚买的某知名品牌电脑,这一搬险些要了他的命。

当王款将电脑音箱电源接好,闭合开关时,感到手被“打”了一下,随即房间里保险丝被烧断了。这样一插电源就掉闸的现象持续了几次后,邻居门找上门来,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不相信这怪事,自告奋勇将王款的音箱接到自己家的电脑主机上,刹那间,只见主机里窜出橙黄色的火苗,伴随着“吱吱”的燃烧声——电脑的硬盘、主板、声卡全被烧了。当检测专家打开这只肇事音箱时,里面的走线让王款惊出一身冷汗:火线赫然直接连在开关上,开关螺丝下就是铁板!

这位专家告诉王款,使用这种音箱似赌博:两相插头若插对了就没事;插反了,并且对消费者在闭合开关时触及墙面或赤脚,就可能触电死亡!

据王款回忆,当他闭合开关时,仅离墙面几厘米远,这表明他曾与死神擦肩而过。

然而,北京某航天研究所26岁的干部刘某就没有王款这样幸运。

1999年8月末,这位来自吉林长春的年轻人买了一台品牌电脑,兴致勃勃地搬回宿舍。由于天热,便赤着脚忙着插线,当他双手抱起机箱准备换张桌子时,一股强大的电流击穿了他年轻的躯体,刘某当场死亡。

事后检测发现,该电脑的电源线有致命缺陷,可惜的是刘某父母痛失独子后,心力交瘁,已无精力向厂家索赔,抱恨回了长春。

变成“老虎”的电脑远不止这两台:1999年6月,北京西城区一住宅突起大火,房间里落下黑色粉尘。消防队灭火后写出证明:起火点是卧室里的一台电脑显示屏……

1999年12月31日,北京某大厦空无一人的办公室里电脑发生自燃,幸亏楼内自动喷淋系统洒下“及时雨”才消除火患……

面对惊人的事故现场,也许有人会满不在乎地说:这只是个别现象罢了。然而,专家们却不这么认为。

一、隐患易出现在复杂的电路上

国家计算机质检中心主任罗洪元针对电脑的安全隐患告诫消费者:电脑比电视机等普通家电在使用环境上要复杂得多。电脑主机只是一块“平台”,音箱、电源、打印机等外设都是连接上去的,而任何一个外设的故障或电路设计缺陷,都可能导致电脑丧失“理智”,甚至危及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罗主任说,最易出问题的便是电脑电源插座。电脑电源插座基本上是三插头,上面接地线,下面左为零线右为火线,而许多家庭中往往只有双相插座(照明电路),使用者很难辨别哪个是火线,哪个是地线,一旦插错就容易出问题。品牌机电脑本身已设有安全保护装置,可保零线火线自动变换。而有些不规范的电脑制造商为节省成本面是除去了该装置,从而带来隐患。前面提到的刘某的悲剧就是因此发生。

二、外设产品可能是隐患区

由于近几年IT产品的竞争达到白热化的程度,不少小型企业把体现竞争力的“宝”全压在低价上。即使品牌电脑,其外设也常常从其他企业采购,也可能存在隐患。

以差点让王款丧命的对那只电脑音箱为例,据其经销商董先生介绍,音箱产自北京市郊一家作坊工厂,零部件是散购来的,线路焊接仅靠工人的经验,检验设备几乎没有。工人一打盹儿,火线就被接在开关上,这个电脑音箱的隐患就此埋下。而这只音箱被整机生产商购去后,同样没经过仔细检测就到了消费者手中。这时,危险已一触即发……据悉,此类低价位电脑外设很受欢迎,甚至得到个别品牌电脑商的青睐。

据电子仪器检测专家刘全透露,目前电脑用户的情况不容乐观,有的明明是外行却也要自“攒”电脑;有的将电脑三相插头掰成两相使用;有的在通着电流的情况下随意搬动电脑;有的在电脑带电时乱拔接头……他们在无意中给自己带来了无法预料的危险。

而国家有关部门虽然早在1995年就制定了有关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标准GB943-95,将计算机主机、显示器、开关电源和打印机纳入其中。但直到不久之前,计算机及外设产品才出现在第二批电工产品安全认证目录中,对其实施强制性监督管理。而在此之前,虽然生产企业有义务遵守国标,但在利益驱动下,许多电脑企业一直在生产非达标产品。

从国家音像产品质检中心了解到,我国目前没有一个专门针对有源音箱产品安全性能的检测标准,进行检测主要是参照功放产品使用的《电网电源供电的家用和类似一般用途的电子及有关设备的安全要求》而大多数音箱厂对此根本不知。

建筑工地防火管理

基建工地火灾危险性不同于厂、矿建筑和民用建筑,它的主要特点是:

首先,基建工地易燃建筑物多。工棚、仓库、办公用房、食堂多是临时性易燃建筑,而且场地面积狭小,多是棚屋相连,缺乏必要的防火间距,一旦失火,容易蔓延成灾。

其次,施工现场易燃,可燃材料多。在基建工地内,到处存放着油毡、木料、草袋等可燃物品。而且施工期间用火多,电焊、喷灯、锅炉等用火作业极易引燃各种可燃材料造成火灾。

第三、施工工地临时线路多,容易跑电。施工技术的改革,使电刨、电锯等各种电气设备在施工中广泛使用。临时性的电气线路纵横交错,容易跑电或漏电,导致电火花引燃物品形成火灾。

除了施工工地存在各种火灾隐患外,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各不相同,交叉作业多,人员素质低,缺乏应有的防火常识,有的不能正确操作电气设备,这些原因也使施工中的火险隐患逐步增加。

针对建筑施工中的火险特点,应该加强日常的消防管理工作。在进行施工组织时,就应对施工现场的平面布局进行合理规划,划分明确的用火区,对易燃、可燃材料集中堆放和管理,并建立各项防火安全规章制度,购置消防器材,设置消防水源等。

此外,施工工地应设有消防通道,保障消防车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畅通。夜间应有照明设备。各种临时性电气线路应集中布线,设置漏电保护开关。对于临时性工棚、食堂、宿舍的搭建,要符合防火要求,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

对建筑施工人员应进行防火安全教育,对使用电气设备的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使其能正确操作设备。

微机室消防安全隐患

根据过去发生的微机室火灾事故分析,其起火部位大多是微机内部风扇、打印机、空调机、配电盘、通风管以及电度表等耗电多、摩擦大的部位。我们通过检查发现,微机室消防安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重大隐患和严重问题:

    1、火灾危险性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微机室内电气线路、设备多而复杂。违反规程安装使用电气设备,任意乱接临时电线时有发生;日光灯、镇压流器和闷顶、活动地板的电气线路年久失修;配电盘与主机的连接松动,接触电阻过大;微机长时间工作,空调长期开放,容易生成用电负荷超载,机内电路故障、高元件过热、UPS电源短路;甚至有的微机还存在违章使用电炉、电烙铁的现象。二是微机室内为了保持恒温、洁净环境而大量使用木材、胶合板及塑料等可燃易燃材料进行装修。有的地面还采用锯末压缩板铺地毯,墙面粘贴塑料墙纸。且室内大量堆积聚苯乙烯、聚 烯和聚醚型氨酯泡沫等包装、填充材料。这些物质都十分容易燃烧而且燃烧时会产生大量黑色烟雾,分解产生甲苯、甲醛等有毒气体。三是微机室内工作人员过量使乙醇、丙醇等发挥性易燃液体作为清洁剂来擦试微机的电路板和电器元件及地板。极有可能接触电气火花,而导致养患成灾。四是微机室内人员聚集,而且流动大。一个微机培训班往往有几十人甚至几百人参加培训,加之微机室采取封闭式管理,安全出口部分堵塞,火灾发生后,人员疏散极为困难。

    2、消防管理混乱,一些微机室灭火设施严重缺乏,隐患整改难度大。一方面,设在城镇繁华地段共用建筑之内的微机室,与其它行业并存,有的建筑本身就未经消防部门审核或验收便投入使用,消防设施先天不足;有的微机室外在装修过程一中使原有消防设施遭到破坏,丢失、损坏、堵塞问题突出,同一建筑内不同的经营者为防盗而将疏散楼梯、通道或出口堵死;还有的微机室根本就没有按国家远东设计安装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等消防设施,配备轻便型灭火器材,以对起火时不能及时发现和采取应急措施。另一方面,微机室的经营形式不一,一些个体联营户、私营业主只流利经济效益,忽视消防安全,不愿在消防设施上投入奖金。对火险隐患的问题互相扯皮,有的经消防部门多次检查督促,下发重大火险通知书,甚至召开联席会议等仍得不到解决。再次,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微机室虽然朋志人负责管理,但也存在消防设施缺乏,往往忽视消防安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