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防灾减灾日
-
(分类)
-
-
创建于
-
2.
如何准备一份完整的防灾包
-
(健康促进快讯)
-
... 演练使用:定期进行家庭防灾演练,熟悉防灾包的使用方法。
结论
准备一份完整的防灾包需要仔细规划、认真执行和定期维护。通过制定准备计划、选择合适的物资、合理收纳和存放、以及定期检查和更新,我们可以打造一份真正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发挥作用的防灾包,为家庭提供安全保障。记住,防灾减灾,人人有责,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全民防灾意识和能力,共建一个更加安全和健康的社会。
如何准备防灾包, 完整指南, ...
-
创建于 2025年4月16日
-
3.
2025年防灾包推荐:实用指南
-
(健康促进快讯)
-
...
2025年,防灾包将更加智能化、轻量化和多功能化。通过选择合适的防灾包,您可以为自己和家人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障。希望本文提供的实用指南能够帮助您选择最适合您的防灾装备,应对未来的挑战。记住,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全民防灾意识和能力,共建一个更加安全和健康的社会。
2025防灾包, 推荐, 实用指南, 智能化, 轻量化, 多功能化, 应急装备, 安全保障, 防灾减灾, 未来科技。 ...
-
创建于 2025年4月16日
-
4.
防灾包:家庭与企业的应急准备
-
(健康促进快讯)
-
防灾减灾不仅是政府和专业机构的责任,也是每个家庭和企业的共同责任。提前准备防灾包,能够为家庭和企业提供基本的应急保障,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本文将分别从家庭和企业的角度,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应急准备,并提供实用的建议。
家庭防灾包:守护家人安全
家庭防灾包是守护家人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准备家庭防灾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评估家庭风险:了解您所在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并评估家庭可能面临的风险。 ...
-
创建于 2025年4月16日
-
5.
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定制化防灾减灾与急救消防解决方案简介
-
(防灾减灾日)
-
全国防灾减灾日通知揭示灾害新挑战
2025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根据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国防减救办明电〔2025〕2号》通知,受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我国自然灾害频发且极端性加剧,桥梁垮塌、山体滑坡、暴雨洪水等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深入排查风险隐患,切实保障安全。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聚焦灾害隐患排查,广泛开展培训、科普宣教、应急演练及整治工作,特别强调普及急救、消防等关键技能,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 ...
-
创建于 2025年4月15日
-
6.
贸泽电子防震避震讲座
-
(中心动态)
-
上海悦安健康促进中心举办防震避震与减灾讲座 提升企业员工应急能力
2024年9月3日,上海——为帮助企业员工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上海悦安健康促进中心(Sinoaid Health Promotion Center)于9月3日举办了一场专题地震防灾、避震与减灾讲座,面向卯氏贸易贸泽电子的员工开展培训。此次培训不仅是卯氏贸易贸泽电子60周年庆典的一部分,也是公司致力于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的重要举措。 ...
-
创建于 2024年12月23日
-
7.
简易防灾减灾自救手册(商道项目)
-
(备灾手册)
-
简易防灾减灾自救手册2024版
Simpl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Self-Rescue Manual
《简易防灾自救手册》是一份由上海悦安健康促进中心联合商道咨询精心开发的指南,旨在提高个人在灾害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和自救知识。该手册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及国际相关权威单位发布的相关应急响应知识,涵盖了灾害准备的各个方面,包括准备建议、在不同类型紧急情况下的响应方式以及在外部帮助无法立即到达的情况下自救的步骤。手册内容丰富,包含插图或图表,旨在通过直观的解释和指导,帮助人们在灾害面前能够更安全地保护自己和他人。 ...
-
创建于 2024年2月02日
-
8.
关于应急管理,习近平提出新要求!
-
(政策)
-
...
习近平强调,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是一个基本国情。同时,我国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易发多发,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既是一项紧迫任务,又是一项长期任务。
习近平指出,要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要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加强对危化品、矿山、道路交通、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风险排查,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要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健全应急预案体系,落实各环节责任和措施。要实施精准治理,预警发布要精准,抢险救援要精准,恢复重建要精准,监管执法要精准。要坚持依法管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高应急管理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系统梳理和修订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抓紧研究制定应急管理、自然灾害防治、应急救援组织、国家消防救援人员、危险化学品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社会共治,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加强公益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开展常态化应急疏散演练,支持引导社区居民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积极推进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
-
创建于 2019年11月30日
-
9.
地震是如何形成的
-
(灾害应急)
-
地震的形成原因
1、构造地震 是由于地下岩层的快速破裂和错动所造成的地震,占全球地震总数的90%以上。宁夏所发生的地震,绝大多数属于此种类型。由于构造地震频度高、强度大、破坏重,因此是地震监测预报、防灾减灾的重点对象。
构造地震的分类:
孤立型地震:有突出的主震,余震次数少、强度低;主震所释放的能
打钻放气防止地震发生示意图
打钻放气防止地震发生示意图
量占全序列的99.9%以上;主震震级和最大余震相差2.4级以上。 ...
-
创建于 2017年2月14日
-
10.
简述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
-
(灾害应急)
-
...
以人为本,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灾减灾的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面对自然灾害,科学防御,从早期盲目的抗灾到近年来主动地避灾,体现了在防灾减灾中的科学发展观。
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3:监测预警,依靠科技
在防灾减灾中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 ...
-
创建于 2017年2月14日
-
11.
企业预防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
(灾害应急)
-
... 应急准备
一、宣传自然灾害知识,自然灾害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保险的常识,增强员工的防灾减灾意识。
二、每年至少组织1次自然灾害知识的培训。
三、每年组织1次自然灾害演习,检验并提高应急准备、指挥和响应能力。
企业预防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第五章 灾情信息管理
一、灾情信息报告内容: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灾害造成的损失(包括人员受灾情况、人员伤亡数量、房屋倒塌、损坏情况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采取的救灾措施和需求。 ...
-
创建于 2017年2月14日
-
12.
如何预防自然灾害
-
(灾害应急)
-
...
以人为本,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灾减灾的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面对自然灾害,科学防御,从早期盲目的抗灾到近年来主动地避灾,体现了在防灾减灾中的科学发展观。
3:监测预警,依靠科技
在防灾减灾中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 ...
-
创建于 2017年2月14日
-
13.
学校自然灾害应对措施
-
(灾害应急)
-
发生自然灾害时学校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只要学校对这些常见常见自然灾害有足够的认识,在学校硬件建设上有所考虑,并对师生进行了防灾减灾知识教育,如此自然灾害事故后能够将损失程度降低到最小。
学校自然灾害应对措施1、雷电灾害与防范
雷电大自然中静电放电过程,是雷云接近大地时,产生云和云之间以及云和大地之间放电,迸发光和声的现象。雷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它实质上是天空中雷暴云中的火花放电 ...
-
创建于 2017年2月14日
-
14.
预防自然灾害作文
-
(灾害应急)
-
...
气象防灾减灾有三个关键坏结,第一要做好正确的灾害性天气预报,第二要将灾害天气预报信息及时有效地辐射到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各层面,与社会大众密切相关的辐射渠道主要有:电台,广播,电视,报纸等。第三要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灾害防御工作,政府及时有效的实施防灾应急预案,当遇到灾害性天气袭击时,适当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就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防灾减灾效果。
在面临气候灾害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持一种积极的态度,都应该有较强的防灾减灾意识,减轻自然灾害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就是要唤醒全球社会给予重要关注。平时我们应该尽可能多的掌握一些防御灾害的措施和方法,灾害来临时,科学的使用这些措施和方法,就可以达到避免或减轻灾害损失的目的,才能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
-
创建于 2017年2月13日
-
15.
遇到自然灾害的自救方法
-
(灾害应急)
-
“防灾有预案,临灾不慌乱”,只有在平日里多积累关于防灾减灾的知识,才能在灾难到来时有效防范。
遇到自然灾害如何自救
地震逃生,把握黄金12秒
据新华网报道,地震心理学上有一个“12秒自救机会”,即地震发生后,若能镇定自若地在12秒内迅速躲避到安全处,就能给自己提供最后一次自救机会。因此,如何迅速找到安全躲避的地方成为关键。如果发生地震时身处室内,寻找跨度小的地方十分重要,如衣柜墙脚旁、桌子下等。如果当时你在室外,则要跑向没有电线杆和大树的空旷地区,避开高大建筑物、高耸危险物、危险场所等。 ...
-
创建于 2017年2月13日
-
16.
怎么预防自然灾害
-
(灾害应急)
-
... 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充满智慧的人类,可以在越来越广阔的范围内进行防灾减灾,通过采取避害趋利、除害兴利、化害为利、 害中求利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从这一点看, 自然灾害又是可以减轻的。
...
-
创建于 2017年2月13日
-
17.
暴雨洪涝的防范措施
-
(灾害应急)
-
... 同时还要提高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完善灾害应急响应系统。对于大暴雨这类灾害性天气,强降水过程多从中尺度天气系统中产生。 因此,为了更好地防灾减灾,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对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科学研究,提高对暴雨、大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能力和业务监测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快中小尺度监测基地的建设和改造,以便更好地发挥作用。 暴雨洪涝灾害一旦发生,发布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以及突发气象灾害防御指南。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门要启动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各级气象灾害相关管理部门及时将灾害预报警报信息及防御建议发布到负责气象灾害防御的实施机构,使居民及时了解气象灾害信息及防御措施。在应急机构组织指导下,有效防御、合理避灾防灾,安全撤离人员,将气象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
-
创建于 2017年2月13日
-
18.
自然灾害安全知识
-
(灾害应急)
-
... 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充满智慧的人类,可以在越来越广阔的范围内进行防灾减灾,通过采取避害趋利、除害兴利、化害为利、 害中求利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从这一点看, 自然灾害又是可以减轻的。
自然灾害安全知识:自然灾害主要影响
灾难影响行为和精神健康的方式有多种:
1、灾难会带来实质性的创伤和精神障碍;
2、绝大多数的痛苦在灾后一两年内消失,人们能够自我调整; ...
-
创建于 2017年2月13日
-
19.
防灾减灾自救小知识
-
(灾害应急)
-
一、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几种自然灾害
1、地质灾害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震。
2、洪涝及其它灾害:雨涝灾害、洪水灾害、凌汛灾害、地震灾害。
3、大风灾害主要指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
4、热带气旋灾害:热带气旋是一种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的气旋性涡旋。强烈的热带气旋伴有狂风、暴雨、巨浪、风暴潮,活动范围很广,具有很强的破坏力,是一种重要的灾害性天气系统。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热带气旋严重影响的国家之一。 ...
-
创建于 2017年2月13日
-
20.
公民参与灾害应急论坛
-
(中心动态)
-
...
何主任还分享了防灾减灾工作可以参考的形式:社区群众讨论会、工作小组讨论会、专题讲座与演习(应该进行不同状况下的演习,如白日、夜间有灯光情况、夜间无灯光情况等)、邻里间互助活动;工作内容包括统一共识、形成规划、制定制度、建立团队、安装设备等。
上海悦安上上海悦安健康中心 —— 吴主任
灾害应急
上海悦安健康促进中心主任吴主任为现场嘉宾带来了国际最先进的灾害应急教学成果,包括在不同灾害情况下该如何进行救助的实用技术。吴主任指出,首先需确认环境安全,其次要判断伤员各类紧急情况的优先级,如:呼吸问题、出血、意识、烧伤以及骨折。接着,吴主任指导与会嘉宾现场演示了突发状况下安全应对的各类保护动作,并就出血(内出血和外出血)、烧伤(不同级别烧伤)、骨折(开放性、闭合性、骨裂)等不同突发急症分享了各项实用急救应急技巧。 ...
-
创建于 2015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