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24AHA和ASA卒中预防指南要点整理
- (健康促进快讯)
- ... • 抗血小板药物:对于没有卒中病史但有其他风险因素的人,不建议使用阿司匹林来预防首次卒中。对于已经确诊冠心病的患者,联合用药可能会有帮助,但需遵循医生的建议。 • 戒烟支持:所有吸烟者都应得到专业的戒烟帮助,避免非吸烟者尝试使用烟草替代品,如电子烟。 • 颈动脉狭窄:如果你被诊断为颈动脉狭窄,医生可能会建议药物治疗,进一步研究是否可以通过药物完全避免手术仍在进行中。 ...
- 创建于 2024年10月26日
- 2. 海港新城房地产公司急救培训
- (中心动态)
- ... 导师现场授课图 对于大家普遍关注的心脑血管急救,导师借助解剖图展示、案例分析等就心肌梗死、冠心病、心脏瓣膜病、主动脉夹层病变等知识进行科普,并通过青少年通宵两夜后游泳导致心脏骤停的事故案例对讲授的知识点进行囊括总结。 ...
- 创建于 2020年8月21日
- 3. 患者援助资源整合平台
- (患者援助资源整合平台)
- ... 心脑血管疾病:中国心脑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00万,肺原性心脏病500万,心力衰竭450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高血压2.7亿。心血管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 糖尿病:据统计,2015 年全球20-79 岁的人中有约4.15 亿人患糖尿病(患病率8.8%),另外有3.18 ...
- 创建于 2018年9月20日
- 4. 如何对儿童和婴儿使用AED
- (自动体外除颤器)
- 尽管与成年人相比,儿童心脏骤停的概率要相对低一些,但年幼的儿童和婴儿确实还会发生V-fib引起的心脏骤停。然而,大多数发生在儿童和婴儿身上的心脏骤停并不突然并且可能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气道和呼吸问题。 外伤或事故(例如,机动车车祸,溺水,触电或中毒)。 胸部受到重击。 冠心病。 婴儿猝死综合症(SIDS)。 如果有可供使用的AED,并且使用起来也是安全的,那么请使用AED。但是,正如你在心肌复苏链中学到的那样,在心脏紧急状况下,你应该首先拨打120或当地急救电话。 ...
- 创建于 2017年2月22日
- 5. 心脏骤停急救
- (心肺复苏)
- ... 儿童和婴儿心脏骤停的原因包括气道和呼吸问题,外伤性损伤,胸部遭遇重击,冠心病以及婴儿猝死综合症(SIDS)。 心脏骤停会突然发生,心脏病发作前通常没有任何警示症状。心脏骤停也被称作突发性心脏骤停或突发性心脏死亡,在美国每年300000人死于心脏骤停。突发性心脏骤停是由于心脏异常,紊乱的电活性(也称心率失常)导致的。最常见的有致命危险的异常心律失常就是心室颤动(V-fib) 存活心肌链 仅仅进行心肺复苏可能不足以使人从心脏骤停中存活下来。需要尽快进行专业医疗救助。如果你遵照存活心肌链的四个links,那么心脏骤停病人存活的几率最大: ...
- 创建于 2017年2月22日
- 6. 心脏急救和心肺复苏
- (心肺复苏)
- ... 没有氧或氧气很少的血液进入右心室并在你呼吸时被泵入肺部。你进行呼吸时氧气溶入血液。然后富氧的血液进入左心室并进而从心脏血管泵出留往全身各处,这种血管成为动脉。你的心脏和身体重要器官都需要持续不断的供给这种富氧的血液。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会影响心脏和血管的异常情况。据估计美国有8000万人有心血管疾病。也就是说心血管疾病是美国人民的第一杀手??,也是残疾的主要诱因。心血管疾病引发的常见疾病包括冠心病,也被称为冠状动脉病,以及中风,又称脑发作。 ...
- 创建于 2017年2月22日
- 7. 老年人慢性病管理
- (长期照护)
- 近20年来,我国由于从传统到更“西化”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等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已使我国心血管病剧增。其中,高血压、肥胖或超重、体力活动下降、吸烟率居高不下和饮食不健康等问题尤为突出。据研究估计,高血压导致了约40%的心脏病发作或卒中,体力活动下降与70万心血管病发病增加有关,肥胖或超重与60万发病相关。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调查显示,2005年中国人群的前5位死因分别是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肺癌和肝癌,均为慢性病。2006年,卫生部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发布了《中国慢性病报告》及全球报告《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报告显示慢性病正在严重威胁全球人民的健康与生命,已经成为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成人最主要的死因。 ...
- 创建于 2017年2月22日
- 8. 老年人各系统疾病的护理
- (长期照护)
- ... 遵医嘱指导老年人合理使用降压药,制定服药时间表,正确规律地服药。 为防止直立性低血压,服药降压药后,指导老年人在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出现头晕、眼花、恶心、眩晕时,应立即平卧,改善脑部血液供应。 指导老年人家属要尽量避免各种可能导致其精神紧张的因素,尽可能减轻老年人的心理压力和矛盾冲突。 按时测量血压并记录,定期门诊复查,老年人血压突然升高要及时就医。 冠心病心绞痛的护理 老年人心绞痛发作时,护理人员应嘱老年人立即停止活动,坐位或半卧位休息,放松并保持安静,解开老年人衣领和束缚的衣服,给老年人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麝香保心丸等药物来缓解心绞痛。 ...
- 创建于 2017年2月22日
- 9. 悦安360°防猝死基因筛查版
- (防猝死计划)
- ... 学习猝死急救常识及心肺复苏技术基础 掌握公众安全设备 AED 的使用 配合医务人员对伤者进行转移转运 服务项目二:全方位心脑血管基因检测 评估方法:上皮细胞采集,DNA提取。 心血管类疾病易感性基因检测 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症、冠心病、高脂血症、原发性高血压、房颤、阿尔茨海默病、高血压并发左室肥厚、血管性痴呆、不稳定性心绞痛、短暂性脑缺血、早发性帕金森病。 ...
- 创建于 2016年11月20日
- 10. 医疗保障让活动更贴心
- (急救保障新闻)
- “现在气温有点高,您又刚运动完,您坐下稍事休息一下就没事!”一位医生对刚参加完节目表演的阿姨说。在启动仪式现场,几位“白衣天使”的身影格外引人瞩目,通过了解得知,他们是来现场医疗保障团队的医护人员。 李医生告诉记者,为负责活动现场演职人员及群众的医疗卫生保障和突发事件紧急医疗卫生救援,现场组建了由一位外科、一位内科医生和两名护士的医疗小组,同时配属了一辆应急救护车和两名应急人员。“针对活动,我们配备了处理简单外伤的各类医疗器械,同时,准备了应对高血压、冠心病等突发疾病的药品。此外,如遇到需紧急就诊的病患,急救车辆能第一时间将患者送至医院。”李医生说。 ...
- 创建于 2016年9月04日
- 11. 冬至凭啥防猝死?
- (急救知识培训)
- 冬至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冬至的到来是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芽的时候,此时注重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意义重大。冬至时节,气温持续下降,进入了心血管疾病发作的高峰期,由于它对人体的损害是隐秘的、逐渐的,全身性的,开始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因而被称为“沉默的疾病”,然而它却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此类疾病患者更应注意加强自我保健和防范,预防胜于治疗。 我国民间素有冬季进补的习惯,尤其是冬至时节,随着人们膳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人们喜欢吃一些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补品,然而这对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患者是非常不利的,容易发生高血黏度、高血脂、高胆固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动脉硬化又是高血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基础。 ...
- 创建于 2014年12月30日
- 12. 中风放血救命法并不靠谱
- (急救知识培训)
- ... 名词解释 什么是中风? 中风也叫脑卒中。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由于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 多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偏瘫的发生 中风出院后如何护理,也是市民很关心的问题。市民卢女士向《健康大家问》询问道:“我父亲中风出院后右手脚感到沉重,行动不方便,脾气不好,是什么原因造成?吃什么药好?右手不能动怎么办? ...
- 创建于 2014年1月13日
- 13. 形形色色的健康信息标识
- (急救新闻)
- 老人外出时突然发病,由于身份和病因难以确定,会因此错过最佳的救治时间。如果这些老人能随身携带一张急救卡,可以让自己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制作急救卡,最好用有一定厚度、耐磨的硬纸片,卡片上需要写上自己的姓名、年龄、家人联系电话、家庭住址、血型等。最好多留几个家人的手机号码。 患有慢性病的,必须注明自己所患的疾病,急救药的存放位置和使用说明。比如高血压,患者易发中风,导致昏迷不醒,急救卡上可以标注“不可随便移动身体,及时拨打急救电话”等;冠心病患者如果发生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严重者会失去知觉,此时,如果有人依据急救卡提示找到随身携带的药物当场服用,可以迅速缓解病情。卡片可以一次制作多个,以防丢失。外出时应放在随身口袋。在自己感觉病情发作时,可及时取出握在手里。 ...
- 创建于 2013年12月19日
- 14. 预防猝死,千万马虎不得。
- (急救知识培训)
- 不是体检正常就没事,每个人都要防猝死。医生表示不要认为身体没问题或者体检结果正常就是没有发生猝死的可能,在常规的体检中很难查出心脏的隐匿性改变,而且体检检查出的各项身体指标只代表一时的身体状况,而身体的状况随时都是改变的。对于许多中青年人来说,肥胖、吸烟饮酒、熬夜作息不规律等习惯习以为常,不过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不断透支着中青年人的身体,让身体处于亚健康的状态,让高血压、冠心病等所谓的“老年病”发生的时间提前,也相应地增加了猝死发生的风险。基于这个原因,医生提醒每个人都要防止猝死的发生。 ...
- 创建于 2013年12月04日
- 15. 沈阳一个半月猝死至少60人
- (急救新闻)
- ... 近日,记者从沈阳急救中心沈河分中心、东陵分中心了解到,10月15日至11月24日两中心共接诊猝死病例60例。沈河分中心主任李峰介绍,10月中旬过后,沈阳逐渐进入冬季,秋冬交替让气温、气压等变化大,易引起血压、心率的变化,导致心脑血管病的高发,由这类疾病引起的猝死病例也随之增加。与9月份相比,10月中旬后沈阳的猝死病例明显增加。李峰表示,这些猝死病例中多数为心源性猝死,即因为心梗、心衰、严重心率失常等引起的心脏原因猝死。虽然脑梗塞、脑出血也能够引起死亡,不过导致立刻猝死的病例很少。貌似“健康”也危险已占猝死病例的8.3%。在这些猝死病例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病例为37人。两个急救分中心的数据显示,多数发生猝死的60岁以上老年人中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等基础病,只有5人家属称没有相关疾病,身体健康,却占到猝死病例的8.3%。 ...
- 创建于 2013年12月04日
- 16. 辨别中风高危人群
- (急救知识培训)
- ... 你的血脂正常吗? 主要指标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如果超过249毫克/分升,加一分。血脂异常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会引发脑卒中、冠心病等诸多问题。 血糖是否正常? 糖尿病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并发脑卒中者,脑梗死比脑出血多,且以多发性梗塞居多。 你的有氧运动量够吗? 久坐不动会导致人体内新陈代谢的改变,影响脂肪代谢,减弱酶的活性,使得血液中的脂肪及甘油三酯含量上升,血黏度升高,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
- 创建于 2013年11月13日
- 17. 石市首批免费担架员上岗
- (急救新闻)
- ... 就目前而言,最易出现心脑血管病的是那些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老年人群体,因为这些老年人抵抗力低。但从最近一段时间的出诊记录来看,发病年龄有所提前,一些心脏病的发病年龄提前到了30多岁,脑血管病的年龄很多都在40岁左右。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人生活饮食不规律,紧张劳累、身体较胖,再加上有原发疾病的没有在意且不规律服药,进而造成了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为使患者得到最及时的救治,担架员特别提醒公众在拨打120急救电话时应注意: ...
- 创建于 2013年11月03日
- 18. 女子心跳停止近两小时后被唤醒
- (急救新闻)
- ... 李正兰在CCU(冠心病加强监护室)进行康复救治,家属不能入内照顾,她的一切都要护士护理。从9月2日发病开始至9月17日,这半个月时间,李正兰大小便都处于失禁状态,护士们每天要帮她擦洗十几遍。每次出现大便,都要四个护士才能完成擦洗:一人看护监护仪和身上的插管线,两人扶住身体,一人擦拭。尽管CCU内是恒温25.6度,但帮李正兰檫洗一次下来,护士们的衣服都汗湿了。护士们日复一日照顾着李正兰,在第20天的时候,李正兰出现了断断续续的自主呼吸。“看到她有了自主呼吸,我们高兴得都相互拥抱了。”护士长杜美芳说。她们这么多天的用心、细心、耐心护理见到成效,保证上呼吸机期间没有出现新的肺部感染。护士们除了正常护理,每天还会在她耳边说话,给她加油,给她讲家人情况等,不管她是否能听到,但还是坚持这样做,通过亲情呼唤病人。 ...
- 创建于 2013年10月29日
- 19. 人人应学的急救常识CPR
- (急救知识培训)
- 人的一生,各种意外伤害随时随处都可能遇到,学些急救常识,显得尤为必要。意外伤害造成的损伤如果救护及时得当,可以使伤员的痛苦减轻到最低程度;反之,则会加重伤员的痛苦或损伤,甚至死亡。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被人们称为“三高”,是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三高”多了,冠心病患者自然就增加了,冠心病控制不规范,就容易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心跳骤停。李莉教授说,心脏病的急救常识,每个人都要学会,说不定,哪天就用上了。 ...
- 创建于 2013年10月29日
- 20. 专家呼吁推广心脏除颤器AED
- (急救新闻)
- ... 心脏性猝死是突然发生的、因心脏引起的非暴力自然死亡。患有冠心病、曾经发生过心肌梗死或心脏性猝死、有心脏性猝死家族史、心脏射血分数过低、患心力衰竭者,以及肥厚型心肌病、长QT间期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患者,都是心脏性猝死高危人群。据佟佳宾教授介绍,心脏性猝死最有效的救治方法是早期预防,具体措施包括定期体检、戒烟、平衡膳食、控制体重等。全球公认的心脏性猝死救治指南指出,心脏性猝死“存活链”包括5步:1.紧急求救;2.早期心肺复苏;3.早期除颤;4.早期深切治疗;5.专科医生诊治。 ...
- 创建于 2013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