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NIHSS评分在急诊中的应用与实践
- (健康促进快讯)
- ... 与溶栓治疗的结合 NIHSS评分在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溶栓治疗中尤为重要。通常,评分在5-15分的患者可能适合静脉溶栓,而16分以上的患者可能需要机械取栓。评分结果帮助医生在“黄金时间窗”内做出决策,最大化治疗效果。 培训与技能支持 急诊科医护人员需接受NIHSS量表培训,内容包括评分规则、操作技巧和复杂病例处理。定期模拟演练也有助于提高评分速度和准确性。 结论 NIHSS评分在急诊中风管理中不可或缺,其快速、标准化的特点显著提高了诊断和治疗效率。通过优化评分流程、应对实践挑战和加强培训,急诊科医护人员能够为中风患者争取最佳治疗时机。 ...
- 创建于 2025年4月16日
- 2. NIHSS量表在临床中的应用与重要性
- (健康促进快讯)
- ... 快速评估:在急诊场景中,NIHSS量表可在10-15分钟内完成评估,帮助医生迅速判断患者病情。 治疗决策:评分结果直接影响是否进行溶栓治疗、机械取栓或其他干预措施。 病情监测:通过定期评分,医护人员可以跟踪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研究支持:NIHSS量表为临床试验提供了统一的数据标准,便于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 急诊科中的应用 在急诊科,时间是中风治疗的关键因素。NIHSS量表为急诊医生提供了一个快速、可靠的评估工具。例如,对于疑似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患者,NIHSS评分可以帮助确定是否在“黄金时间窗”(通常为4.5小时)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评分结果还能指导是否需要转诊至神经介入中心进行机械取栓。此外,急诊科医护人员通过NIHSS评分,能够与其他科室(如神经科、影像科)高效沟通,确保患者得到无缝衔接的治疗。 ...
- 创建于 2025年4月16日
- 3. 中风急救需在三小时内完成
- (急救知识培训)
- 急性缺血性中风接受血栓溶解剂成功治疗,最重要的因素是病患发病后立即就医,得以在发病后3小时内,接受血栓溶解剂之治疗,避免可能的出血并发症及达到最大的疗效 美国的国家神经及中风疾病研究院(NINDS)于1995年发表的临床试验,发现在急性缺血性中风发病三小时内使用合成的组织胞浆素原活化剂(recombinant t-PA,Actilysea),可增加中风康复的机会或降低残障等级。此药物已于1996年被美国食品暨药物管理局准许使用于缺血性脑中风发病三小时内的患者,欧盟各国亦于2002年通过,但亦仅限于中风三小时内者。根据国外研究报告,如果在急性缺血性中风发病3小时内接受血栓溶解剂治疗,效果最好,出血并发症最少,这就是所谓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黄金3小时的观念。经过台湾神经学学会及脑中风学会所建议的治疗准则,卫生署于2001年已核准此类药物(Tissue ...
- 创建于 2013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