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地震后砸伤的紧急处理措施
- (灾害应急)
- ... (5)流鼻血或是清水样的液体,口、耳出血。 (6)出现瘫痪或痉挛。 (7)脉搏放慢,或急剧加快,或出现不规则的脉搏。 出现上述情况,初步护理可参照脑震荡的处理,但是,必须 及时进行医疗抢救。如有可能,用救护车运送伤者。 ...
- 创建于 2017年2月14日
- 22. 地震知识大全
- (灾害应急)
- ... (2)食品、婴儿奶粉 (3)急救医药品 (4)便携式收音机、手电筒、干电池 (5)现金、贵重品 (6)内衣裤、毛巾、手纸等 3. 从平时起,建立邻里互助的协作体制 发生大地震时,可以预计在广大区域造成巨大灾害。在这种情况下,消防车、救护车不可能随叫随到。所以,,有必要从平时起通过街道等组织,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建立起应付发生火灾、伤员时的互助协作体制。 从平时起,邻里之间应就一旦有事时互助协作体制进行商谈。 ...
- 创建于 2017年2月14日
- 23. 预防地震常识
- (灾害应急)
- ... 13.建立地震邻里互助协作体制 发生大地震时,可以预计会在广大区域造成巨大灾害。在这种情况下,消防车、救护车不可能随叫随到。有必要从平时起通过街道等组织,与附近居民进行交流,建立起应付发生灾难时的互助协作体制。 从平时起,一旦有事邻里之间就应按照互助协作体制进行互助。积极参加市民防灾组织。积极参加防灾训练。 14.地震临时避难场所 (1)政府规划建设的应急避险场所。(2)远离建筑物的平坦地方。(3)应特别注意避开生产危险品的工厂,存放危险品与易燃、易爆品的仓库等。 ...
- 创建于 2017年2月13日
- 24. 火灾应急处理程序
- (灾害应急)
- 近年来,我国火灾事故发生的数量呈缓慢下降趋势,但每年因火灾事故导致的损失仍然十分巨大。 人员衣物起火时的应急处理程序 1. 立即令其躺倒,用干粉灭火器扑灭其身上的火(注意不要向对方的面部喷射);或者用毛毯、大衣裹紧其身体以灭火,注意包裹时要从距离其头部最近的地方开始包裹。 2. 火焰熄灭后,用干净的凉水浸湿被火烧伤的部位。打电话叫救护车。 车辆起火时的应急处理程序 ...
- 创建于 2017年2月13日
- 25. 预防洪水灾害的措施有哪些
- (灾害应急)
- ... 三要保持镇定的情绪。掌握"灾害心理学"实际上也是一种学问。专家介绍,在一个拥有150万人口的滞洪区,当地曾做过一次避难演习,仅仅是一个演习,竟因为人多混乱挤塌了桥,发生死伤事故。在洪灾中,避难者由于自身的苦痛、家庭的巨大损失,已经是人心惶惶,如果再受到流言蜚语的蛊惑、避难队伍中突然发出的喊叫、警车和救护车警笛的乱鸣这些外来的干扰,极易产生不必要的惊恐和混乱。 哪些是较安全的避难所 避灾专家们认为,避难场所的选择不容忽视。避难所一般应选择在距家最近、地势较高、交通较为方便处,应有上下水设施,卫生条件较好,与外界可保持良好的通讯、交通联系。在城市中大多是高层建筑的平坦楼顶,地势较高或有牢固楼房的学校、医院,以及地势高、条件较好的公园等。 ...
- 创建于 2017年2月13日
- 26. 防洪防汛的安全措施
- (灾害应急)
- ... 三要保持镇定的情绪。掌握"灾害心理学"实际上也是一种学问。专家介绍,在一个拥有150万人口的滞洪区,当地曾做过一次避难演习,仅仅是一个演习,竟因为人多混乱挤塌了桥,发生死伤事故。在洪灾中,避难者由于自身的苦痛、家庭的巨大损失,已经是人心惶惶,如果再受到流言蜚语的蛊惑、避难队伍中突然发出的喊叫、警车和救护车警笛的乱鸣这些外来的干扰,极易产生不必要的惊恐和混乱。 哪些是较安全的避难所 避灾专家们认为,避难场所的选择不容忽视。避难所一般应选择在距家最近、地势较高、交通较为方便处,应有上下水设施,卫生条件较好,与外界可保持良好的通讯、交通联系。在城市中大多是高层建筑的平坦楼顶,地势较高或有牢固楼房的学校、医院,以及地势高、条件较好的公园等。 ...
- 创建于 2017年2月13日
- 27. AED使用中的常见问题
- (自动体外除颤器)
- ... AHA协会对于AED的评价如何? AHA协会要求所有急救中心的应急车辆及救护车均需配备AED或其它除颤器(如半自动或手动除颤器)。同时,它要求在以下一些重要场所也应配置AED,如运动场、集会处、办公场所、医生办公室以及商场等。在社区配备AED后,AHA提出他们还需做到以下几点: 具有AED两个人或团体必须向通知当地的急救中心。 必须有一个获得执照的医生或医学政府部门AED实行医学检查,确保其质量 ...
- 创建于 2017年2月13日
- 28. 杭州市院前医疗急救管理条例
- (AED法律)
- ... (四)遵守院前医疗急救的救治、转送等相关规定; (五)对本院院前医疗急救行为进行管理,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院前医疗急救的其他相关义务。 第十一条 急救中心和急救网络医院应当具备下列承担院前医疗急救的条件: (一)按照有关规定配备具有医疗急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执业医师、执业护士; (二)配有救护车,车内设备、急救药品、医疗器械符合配置标准; (三)具有完善的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制度; ...
- 创建于 2017年1月20日
- 29. 深圳院前医疗急救条例
- (AED法律)
- ... 第六章附则 第五十四条【救护人员】本条例所称院前医疗急救人员包括医师、护士和医疗救护员。 第五十五条【急救车定义】本条例所称急救车辆,是指符合救护车卫生行业标准、用于院前医疗急救的特种车辆。 第五十六条【施行时间】本条例自年月日起施行。 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在本条例实施前已经成立的,应当自本条例实施之日起一年内;实施后新成立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一年内,符合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三、四款规定。 ...
- 创建于 2017年1月20日
- 30. 《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条例》征求意见
- (AED法律)
- 《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条例》征求意见 院前医疗急救严禁个人承包 南报网讯(记者 邹伟) 近日,市政府法制办公布《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条例(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提出,院前医疗急救严禁个人承包、转包。 《条例》规定,本市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区域,每二十万人口或者救护车活动半径三至五公里范围内,至少设置一个院前医疗急救站(点)。其他区域每个建制镇(街)设置一个院前医疗急救站(点)。 对于以前有个别人私自承接院前医疗急救的问题,《条例》明确要求,院前医疗急救不得采取个人承包、变相承包、转包等形式运营。 ...
- 创建于 2017年1月20日
- 31. 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
- (AED法律)
- ... 第十条 急救中心(站)负责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指挥和调度,按照院前医疗急救需求配备通讯系统、救护车和医务人员,开展现场抢救和转运途中救治、监护。急救网络医院按照急救中心(站)指挥和调度开展院前医疗急救工作。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区域服务人口、服务半径、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等因素,合理配置救护车。 救护车应当符合救护车卫生行业标准,标志图案、标志灯具和警报器应当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和有关规定。 ...
- 创建于 2017年1月20日
- 32. 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
- (AED法律)
- ... (七)协助政府或者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重大节日、庆典和大型社会活动的急救医疗保障及突发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工作;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急救医疗指挥分中心负责辖区内前款规定的各项工作。 第十二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医疗机构,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将其纳入“120”医院网络: (一)达到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标准; (二)设有急诊科,并按照规定配备具有急救医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执业医师、执业护士; (三)配有抢救监护型救护车,车内设备和急救药品、器械符合配置标准,并配有担架员; ...
- 创建于 2017年1月20日
- 33. 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
- (AED法律)
- ... 第二十条 调度机构应当根据人口规模、急救呼叫业务量,设置相应数量的专线电话线路,保证急救呼叫电话畅通,并配置专门的调度人员24小时接听急救呼叫电话。 调度人员应当掌握医疗急救知识、院前医疗急救机构设置基本情况和院内医疗急救机构接诊能力,及时接听急救呼叫电话,询问并记录患者信息,根据国家和本市有关标准进行分类登记处理。对急、危、重患者,按照就近原则迅速派出院前救护车;对非急、危、重患者,告知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解决。 ...
- 创建于 2017年1月20日
- 34. 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
- (AED法律)
- ... 院前急救服务由院前急救机构通过救护车提供。 非急救转运服务可以由社会力量通过专门的转运车辆提供,具体管理规范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章 院前急救医疗服务 第十条 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会同市规划国土资源部门组织编制院前急救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合理确定急救站点的数量和布局,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纳入相应的城乡规划。 市规划国土资源部门和区人民政府应当为院前急救设施建设预留建设用地。 ...
- 创建于 2017年1月20日
- 35. 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
- (急救法律法规)
- ... 院前急救服务由院前急救机构通过救护车提供。 非急救转运服务可以由社会力量通过专门的转运车辆提供,具体管理规范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章 院前急救医疗服务 第十条 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会同市规划国土资源部门组织编制院前急救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合理确定急救站点的数量和布局,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纳入相应的城乡规划。 市规划国土资源部门和区人民政府应当为院前急救设施建设预留建设用地。 ...
- 创建于 2017年1月13日
- 36. 跑步活动现场急救提示
- (急救保障新闻)
- 1、现场急救保障队员将在跑道沿线巡逻,如果您或者您的同伴发生意外情况,请大声向附近的急救保障队员呼救或者拨打紧急救护电话,报告您的位置、状况,急救队员会及时赶到,进行紧急救护。如情况严重,现场待命的救护车也会及时赶到。 2、如在过去一周内你有发烧、感冒或有过宿醉,为了您的安全,请不要参加活动,因为上述情况都可能会引发心脏病,脱水,或危及生命的高温症情况的发生。 3、如你有任何疾病,可能会导致你在运动期间或之后身体发生不适,请跟据医生判断是否可以参加活动。 ...
- 创建于 2016年9月04日
- 37. 现场不间断急救保障
- (急救保障新闻)
- 从抢救、转运伤员到现场保障,急救人员与消防员、民警一起奋战至今——- “120”增援 急救不间断 直到今天,承担“8·12”事故急救任务的市120急救中心众多工作人员仍保持着忙碌状态。尽管留守在滨海新区的增援救护车已负责保障任务,但中心主任李尚伦和部分科室负责人还坚守在泰达医院。昨日中午,记者采访到刚刚从滨海新区返回急救中心的急救科主任李开涛。 急救“车轮战” “这两天总算是缓了一口气,虽然还有往市内转送伤员的任务,不过需要急救的伤员少多了。”嗓音已经沙哑的李开涛告诉记者,目前已经基本度过了现场急救阶段,部分救护车和急救人员在滨海新区负责保障。他说,事发当晚他正在急救中心值班,从23:34开始,从滨海新区打来的求助电话突然猛增,应接不暇。他们意识到“出事了”,李尚伦带领指挥车,李开涛带领一辆救护车紧急赶往滨海新区增援,同时通知市区、滨海新区大港及汉沽各分站点派车增援。 ...
- 创建于 2016年9月04日
- 38. 急救中心为哈马护航
- (急救保障新闻)
- 为确保哈马比赛过程中,及时有效救治受伤运动员,哈尔滨市急救中心共调派35辆救护车、105名医务人员参加此次医疗保障工作。 根据市卫计委的部署和要求,120急救中心沿赛道共设立25辆固定点位急救车、10辆流动急救车,每辆急救车配有急救医生、护士、驾驶员各1名,另配备心电监护、除颤仪、呼吸机等急救设备和肾上腺素、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品。赛前,120急救中心已对急救车及车上的医疗设备、药品等做了细致检查;对所有参加保障的医疗志愿者、医护人员进行了急救知识和现场救治流程培训;对急救车转运路线做了周密安排和演练;120急救中心各分中心在日常急救工作紧张的情况下,克服困难,积极配合,确保参与人员、车辆、物资等各项急救医疗保障工作顺利进行。 ...
- 创建于 2016年9月04日
- 39. 医疗保障让活动更贴心
- (急救保障新闻)
- “现在气温有点高,您又刚运动完,您坐下稍事休息一下就没事!”一位医生对刚参加完节目表演的阿姨说。在启动仪式现场,几位“白衣天使”的身影格外引人瞩目,通过了解得知,他们是来现场医疗保障团队的医护人员。 李医生告诉记者,为负责活动现场演职人员及群众的医疗卫生保障和突发事件紧急医疗卫生救援,现场组建了由一位外科、一位内科医生和两名护士的医疗小组,同时配属了一辆应急救护车和两名应急人员。“针对活动,我们配备了处理简单外伤的各类医疗器械,同时,准备了应对高血压、冠心病等突发疾病的药品。此外,如遇到需紧急就诊的病患,急救车辆能第一时间将患者送至医院。”李医生说。 ...
- 创建于 2016年9月04日
- 40. 赛事急救保障待普及
- (急救保障新闻)
- ...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国内发生了至少5起马拉松参赛者的猝死事件,今年也已有三四起。失败的救援原因有很多种,可能是现场缺少设备,错过了黄金期,也可能是急救人员没有经过充分训练,技能不足,亦或是指挥系统不够完善”。除现场急救,保险在各项赛事中的重要性也不断加深。 业内人士表示,国内每年大概有50多万人发生院外心脏骤停,如果更多市民能在救护车到达现场前先进行自救互救,将挽回更多生命。但目前问题是,市民急救知识比较缺乏,训练有素的人更是稀少,且国内公共场合所配备的AED也不足。 ...
- 创建于 2016年9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