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楷祺心血管公益基金启动预防心脏性猝死患者援助项目
- (患者援助实时动态)
- ... “心脏性猝死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从发病到死亡时间及其短暂,有些还常常发生于貌似健康的人群,甚至于很多是中青年患者。”北京楷祺心血管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张澍介绍,患者发生猝死事件前可以有心脏疾病表现,但猝死的发生具有突发、迅速、无法预测和死亡率高等特点,相当数量的心血管疾病是以猝死作为首发表现。 张澍强调,目前预防心脏性猝死除了加强公共急救措施以外,唯一有效的对高危患者预防心脏性猝死的方法就是植入心脏除颤器。但是,中国相对于庞大的患病人群,中国的心脏性猝死的防治工作远远不够。以植入心脏转复律除颤器为例,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植入除颤器的患者每年仅为5000例左右,这一数字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目前中国每百万人口的心脏除颤器拥有量为2台,而欧美国为每百万人600-800台左右,新西兰和日本则分别为138和46台,中国心脏性猝死的防治工作还应大大加强。 ...
- 创建于 2018年9月23日
- 2. 植入心脏除颤器
- (AED问答)
- 植入型体内自动除颤器:icd除颤,植入型体内自动除颤器((A u t o - I m p l a n t ed - C a d i a c De f i b r i l l a t o r , A I C D )。植入恶性心律失常患者体内,用于探测室性纤颤并应用电击直接作用于心脏使纤颤停止并恢复正常工作的装置。众所周知,心脏病患者的死亡中,大约一半属于猝死(即突然死亡)。造成猝死的最常见原因是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及室性心动过速等。这些严重的心律失常发生前常无预兆,药物也不能完全预防其发生。这些心律失常发生时必须被马上终止,但即使是在医院内,有时也来不及进行治疗。因为心室颤动发生时,心脏实际上不能射血,而脑缺血超过6秒钟就会发生晕倒。如果心脏停止射血达5分钟以上,抢救成功的机会低于20%。ICD就是用来随时终止这些严重心律失常的一种仪器,大量研究表明,ICD植入要较药物治疗有效得多。ICD的外观与起搏器类似,植入的部位也基本相同,但ICD要较常规的起搏器大。通常,ICD只有一条电极导线(植入右心室)。ICD可以随时检测出并判断患者所发生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类型并给予不同的处理,从而达到终止心律失常、挽救患者生命的目的。 ...
- 创建于 2017年2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