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野外急救指南:户外活动必备技能
- (健康促进快讯)
- ... 动物咬伤和昆虫叮咬:预防与处理 在野外环境中,要尽量避免与动物接触。如果不幸被动物咬伤,应立即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并尽快就医,以预防狂犬病等疾病。昆虫叮咬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如果出现呼吸困难、荨麻疹等症状,应立即使用肾上腺素注射器(如果携带),并拨打急救电话。 野外急救装备:必备物品 一个完善的野外急救包是户外活动的必备品。急救包应包括:止血纱布、绷带、消毒湿巾、创可贴、止痛药、抗过敏药、镊子、剪刀、手套、急救毯、哨子、指南针、地图等。定期检查急救包,确保所有物品都在有效期内,并了解每种物品的用途。 ...
- 创建于 2025年4月16日
- 2. 惠普大连企业员工肝炎和传染病防治讲座
- (2020年公益活动)
- 惠普大连企业员工肝炎和传染病防治讲座招募通知 2019年末,一种陌生的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突然在武汉爆发,春季甲乙肝又在大连地区漫延,流感的季节性爆发,艾滋病,狂犬病,禽流感等传染病又频繁出现在新闻中,牵动着无数国民心。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工具的便捷和人口流动性都大大增加了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 近日,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提醒:近年来大连市甲肝流行特点为每年12月开始上升到次年3月达到高峰,人群主要以农民及家务待业为主,地区以北部沿海城市为主。经分析提示与大连市高发地区居民生食海产品习惯及该季节海产品上市种类存在显著相关性。自1993年后无甲肝死亡病例发生。近年来大连市甲肝流行特点为每年12月开始上升到次年3月达到高峰,人群主要以农民及家务待业为主,地区以北部沿海城市为主。经分析提示与大连市高发地区居民生食海产品习惯及该季节海产品上市种类存在显著相关性。 ...
- 创建于 2020年12月27日
- 3. 机构防疫培训
- (疾病控制与预防)
- ... 新冠肺炎疫情下儿童的营养和免疫 新冠肺炎疫情下校园(含幼托机构)防控指南 新冠肺炎疫情下公共交通机构防控指南 新冠疫情下老年服务机构(护理院,日托所、家庭照护)防控指南 传染病离你有多远——传染病科普(霍乱、鼠疫、肝炎、肺结核、SARS(非典型肺炎) 、MERS(中东呼吸综合症)、新冠肺炎、流感、手足口病,艾滋病、淋病梅毒等性传播传染病、狂犬病) 机构防疫、感染控制与疾病预防课程课时 ...
- 创建于 2020年2月05日
- 4. 小学生宠物抓咬伤处理
- (小学生急救)
- 家里有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孩子和宠物在一起的时间也会增加一定咬伤风险。当然即便是自己加不养宠物,小区里的猫狗、及马路上的猫狗都有可能对小学生形成一定的伤害风险。小孩子好奇心是天性,可能会上前抚摸或者逗弄那些小区里的动物,因此会有抓伤及咬伤的风险。一旦被抓及被要,我们可能第一时间会想到狂犬病。当然还有一种疾病也是具有很高的风险,那就是破伤风毒素。那么一旦被猫抓及狗咬后应该怎么处理呢?这里给出了一套建议方案: ...
- 创建于 2017年2月18日
- 5. 防灾减灾自救小知识
- (灾害应急)
- ... 2、眼睛被化学物品灼伤后,应把整个面部泡在清水里,连续做睁眼和闭眼的动作。冲洗后,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3、地铁或城铁发生事故时,不要擅自扒门,以防触电。即使全部停电,列车上还有可维持45分钟至1小时的应急通风,不必担心缺氧问题。 4、人被宠物抓伤、咬伤后,首先要挤出污血,用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至少20分钟,并涂擦75%的酒精,然后到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接种疫苗。 5、如果衣服着火,立即躺下并用手遮住脸部,身体不断滚动以扑灭火焰--遮住脸部可预防脸部被烧伤,制止热气和烟雾进入肺部。油锅起火,要迅速关上煤气,并将锅盖平推到锅上,或将大量生菜倒在火上灭火。 ...
- 创建于 2017年2月13日
- 6. 狂犬病的重要事实和预防
- (急救知识培训)
- 狂犬病的重要事实 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存在狂犬病。 每年有超过5.5万人死于狂犬病,多数发生在亚洲和非洲。 被疑患狂犬病动物咬伤的受害者中,15岁以下儿童占40%。 人类狂犬病死亡病例绝大多数由狗引起。 在与疑似患有狂犬病的动物接触之后几个小时内采取清创和免疫措施,可以预防狂犬病和避免死亡。 每年全世界共有1500多万人在接触后接受预防接种,以防狂犬病。估计这一做法每年可挽救数十万条生命。 ...
- 创建于 2013年12月18日
- 7. 10种常见儿童外伤处理方法
- (儿童急救)
- ... 8、被动物咬伤 被狗、猫等动物咬或抓伤后,切忌像被毒蛇咬伤一样对伤口进行挤压,以防病毒以更快的速度进入神经系统。可彻底冲洗,先用肥皂水、清水、洗涤剂或对狂犬病毒有可靠杀灭效果的碘制剂、乙醇等,彻底冲洗伤口至少20分钟。在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抹伤口,以清除或杀灭局部的病毒。 对未伤及大血管的伤口尽量不要缝合,也不必包扎。对需要缝合的较大伤口或比较严重的面部伤口,应在清创消毒后先用狂犬病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浸润伤口,数小时后(不低于2小时)再予以缝合和包扎。如果伤口比较深或大,可放置引流条,并使用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以控制其他感染。 ...
- 创建于 2013年11月04日
- 8. 猫狗咬伤后怎样自救
- (急救知识培训)
- 如今城市居民爱养狗和猫者不断增多,狗、猫伤人的事件也时有发生。一旦被狗、猫咬伤,应该如何自救?公安部门有关人士对此作了解答。 立即进行现场救护工作。凡是被狗、猫咬伤,不管是疯狗、病猫还是正常的狗、猫(据文献报告,有相当多的狗、猫唾液带有狂犬病毒),千万不要急着去医院找医生诊治,而是应该立即、就地、彻底冲洗伤口。万一找不到水源,甚至可以用人尿代替清水冲洗,随后再设法找水源。 冲洗伤口一是要快。分秒必争,以最快速度把沾染在伤口上的狂犬病毒冲洗掉。因为时间一长病毒就会进入人体组织,沿着神经侵犯中枢神经,置人于死地。二是要彻底。由于狗、猫咬的伤口往往外口小,里面深,这就要求冲洗时尽量把伤口扩大,让其充分暴露,并用力挤压伤口周围软组织,而且冲洗的水量要大,水流要急,最好是对着自来水龙头急水冲洗。三是伤口不应该随意包扎。除了个别伤口大,又伤及血管需要止血外,一般不敷任何药物,也不要包扎,因为在缺乏氧气的情况下,狂犬病毒会大量生长。 ...
- 创建于 2013年10月27日
- 9. 美国疾控中心:每10分钟有一人死于狂犬病
- (急救新闻)
- 狗和猫等已成为很多人的生活伴侣,但也可能成为致命元凶。9月28日,是第7个“世界狂犬病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信息称,狂犬病每年在世界各地导致约5.5万人死亡,平均每10分钟就有1人死于狂犬病,且多来自亚洲和非洲,近50%的受害者小于15岁。 “共同努力,使狂犬病成为历史”是今年“世界狂犬病日”的主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说,我国是狂犬病高发区,尽管近几年呈下降趋势,但每年仍约有1000人死于该病。数据显示,约90%的病例因被狗咬伤,且多数来自农村。 ...
- 创建于 2013年10月26日
- 10. 大学生普及急救常识意义
- (校园急救)
- ... 3、动物昆虫叮咬后的急救处理 (1)狗咬伤:人被狗咬伤后,无论能不能确定咬人的狗是否是疯狗,为了安全起见,都应采取以下急救措施,以防万一。被咬伤后,应以最快的速度脱下或撕开伤处的衣服,用大量的清水或20%的肥皂水清洗伤口,并不断擦拭。可用喷淋或用盒往伤口上倒水冲洗。伤口较深者还需用导管伸入,以肥皂水作持续灌注清洗。反复冲洗擦拭伤口,务必在3~5分钟内使伤口得到充分清洗。需注意的是,此伤口不宜包扎,在充分清洗伤口后,应以最快的速度将病人送往医院,按医生的要求注射抗狂犬病免疫血清和狂犬病疫苗,并进行伤口的进一步处理。在被猫、猪、狼、狐等咬伤时,也应按狗咬伤的处理方式来进行处理。 ...
- 创建于 2013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