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血源性病原体培训如何应用于公共场所
- (急救知识培训)
- ... 2. 可访问的资源 确保公共场所提供锐器处理容器、洗手液站和带有个人防护装备的急救箱等资源,有助于降低风险。这些资源应贴有清晰的标签,方便查找。 3. 社区培训研讨会 举办有关血源性病原体的社区研讨会,包括如何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何安全处理紧急情况以及接触后该怎么做,可以让人们掌握保护自己和他人所需的知识。 4. 清晰的标识 公共场所应有清晰的标识,标明应急物资、锐器处理容器和洗手设施的位置。标识还可以提供接触血液或体液时应采取的措施的说明。 ...
- 创建于 2024年8月26日
- 2. 中国教育部:将心肺复苏和急救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
- (政策)
- ... 2017年9月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将加强学生急救自护教育纳入综合实践活动中,结合不同学段学生年龄特点,推荐了安全使用与维护家用电器、制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及演练等主题活动,指导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加强应急防护能力的培养。 四、加强学校应急救护培训 各地红十字会和教育部门积极推动应急救护培训进学校。红十字会分学段编辑出版系列读本,在部分省份开展健康安全辅导员培训,建设安全教育体验教室,支持学校开展救护支援活动,其中2019年支持内蒙古等25个省份开展活动,在学校与社区培训救护员3.06万人,开展救护讲座普及3.29万人次,开展救护演练58次。“十三五”期间红十字会开展标准化的救护培训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支持地方建设标准化培训基地150个,实现培训、体验、传播的三大基本功能,成为中小学生参加应急救护培训与体验活动的重要场所。 ...
- 创建于 2020年10月18日
- 3. 大华社区急救培训
- (中心动态)
- 上海悦安健康促进中心的导师来到上海大华社区为居民朋友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急救加急救知识讲堂,学员们通过互动学习,掌握了心肺复苏成人儿童的不不同按压方法,也掌握了AED体外自动除颤仪的使用,对内外科急症也学会了基本的处置方法,受益匪浅。
- 创建于 2018年7月17日
- 4. 面对有人突然昏倒,你怎么办?
- (中心动态)
- ... 首先要建立市民急救知识培训基地。依托120急救中心建立市民急救技能培训基地,配置大量培训器材,并设立专项经费。积极通过急救技术进城乡、进社区、进学校、进厂矿、进部队等形式,逐步深入开展急救知识、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其次建立灾难医学培训网络系统。选择有条件的高等医学院校或培训中心,逐步建立起以国家级培训中心为龙头、省级培训中心为骨干、临床及社区培训基地为基础的灾难医学培训网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灾难医学教育信息网络系统,满足课堂教育与网络教育需要,进行网上培训演练。 ...
- 创建于 2013年5月02日
- 5. 设立市民急救培训基地
- (中心动态)
- 1月29日,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人大代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在上海市人代会上提交《上海亟须普及灾难逃生与自救互援知识与技能》书面意见呼吁,建设市民急救培训基地。 刘中民建议,首先要依托“120”急救中心,建立市民急救技能培训基地,配置培训器材,并设立专项经费。通过急救技术进城乡、进社区、进学校、进厂矿、进部队等形式,深入开展急救知识、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其次是建立灾难医学培训网络系统。选择有条件的高等医学院校或培训中心,逐步建立起以国家级培训中心为龙头、省级培训中心为骨干、临床及社区培训基地为基础的灾难医学培训网络。第三是使防灾、抗灾演练常态化。定期在市场、商场、车站等人口相对密集区域组织开展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等群众互动式演练活动,增强防灾、抗灾能力。尤其要重视中小学生的演练和普及教育,把救援知识纳入学生素质教育计划。第四是对警察、消防人员、教师等重点人群定期开展灾难预警训练。 ...
- 创建于 2013年5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