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期刊:世界肝炎认知日
- (e-newsletter)
- ... 2015年,乙型肝炎导致88.7万人死亡,大多死于并发症(包括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乙型肝炎是影响卫生工作者的一大职业危害。 但是,乙型肝炎可通过接种现有的安全有效的疫苗加以预防。 传播 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外可存活至少7天。在此期间,如果病毒进入未接种乙肝疫苗者的身体,依然可造成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潜伏期平均达75天,但也可能为30至180天不等。乙型肝炎病毒在感染后30至60天即可发现,可能持续存在并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 ...
- 创建于 2019年7月12日
- 2. 安全评价服务
- (安全评价服务)
- 安全评价(Safety Assessment)亦称 风险评价 或 危险评价,它是以实现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学原理和方法,辨识与分析工程、系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的活动。 安全评价可针对一个特定的对象,也可针对一定区域范围。其按照实施阶段可分为 安全预评价/安全设立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 ...
- 创建于 2018年1月15日
- 3. 健康工作场所五要点
- (职业安全)
- 没有员工的健康就没有商业财富 当前,企业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社会和公众的压力,以及日渐增长的消费者期望。人们期望企业不仅仅是符合法律规定,还要通过负责任的行动承担起“法律之外”的要求。一个能够满足这种不断增加的期望同时又能够促进生产力和竞争力的方式之一就是建立有利于员工健康的工作场所,预防员工罹患工作相关疾病。虽然已经有许多工具可供企业使用,但是大部分工具只关注特定职业危害因素、特定行业或某些部门,而没有全面的计划可供实践操作。为了提供给企业这样一个计划,世界卫生组织于2010年4月在《劳动者健康:全球行动计划》(2008-2017)的基础上颁布了《健康工作场所全球工作框架》。当前,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工作场所框架的好做法和实用工具正不断被收集并应用于现实的实践中。 ...
- 创建于 2014年11月25日
- 4. 常见生产作业的职业危害
- (厂区急救)
- 1、油漆作业有哪些职业危害? 油漆作业的主要职业危害是吸入有机溶剂蒸气。各种漆都是由成膜物质(各种树脂)、溶剂、颜料、干燥剂、添加剂组成。普通油漆通常用汽油作溶剂,环氧铁红底漆含少量二甲苯,浸漆主要含甲苯,也有少量苯。喷漆(硝基漆)及其稀释剂(香蕉水)中含多量苯或甲苯、二甲苯,在无防护情况下喷漆,作业场所空气中苯浓度相当高,对喷漆工人危害极大。 2、水泥生产有哪些职业危害? 水泥生产中主要职业危害是粉尘,粉碎、研磨、过筛、配料、出窑、包装等工序都有大量粉尘产生。通常,生料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约10%,熟料含1.7—9.0%,成品水泥含1.2—2.6%。长期吸入生料粉尘可引起矽肺,吸入烧成后的熟料或水泥粉尘可引起水泥尘肺。水泥遇水或汗液,能生成氢氧化钙等碱性物质,刺激皮肤引起皮炎,进入眼内引起结膜炎、角膜炎。原料烘干、立窑煅烧(145℃)等作业地带,有高温、热辐射。此外,各种设备运转时,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噪声。 ...
- 创建于 2013年12月17日
- 5. 铸造作业的职业危害
- (职业安全)
- 粉尘是铸造作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在筛砂、混砂、造型、清砂、喷砂及蜡型铸造中的涂砂、消除砂壳等工序,都有粉尘产生。长期吸入铸造粉尘可引起铸工尘肺。熔炉、熔化的金属和热铸件都是热源,熔炼工和浇铸工均会受高温、强热辐射影响。熔炼和浇铸过程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产生。铸黄铜时有氧化锌烟尘产生,吸入后引起铸造热。造型机、喷砂机、落砂机等,可产生噪声、振动。 ...
- 创建于 2013年12月08日
- 6. 电焊的职业危害
- (职业安全)
- 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电焊作业几乎涉及到所有的工业领域,电焊工的数量急剧上升,电焊中的职业危害也日趋突出。 一、电焊作业中的主要危害 (一)金属烟尘的危害 电焊烟尘的成分因使用焊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焊条由焊芯和药皮组成。焊芯除含有大量的铁外,还有碳、锰、硅等;药皮内材料主要由大理石、荧石、锰铁等组成。焊接时,电弧放电产生4000℃一6000℃高温,在熔化焊条和焊件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烟尘,其成分主要为氧化铁、氧化锰、二氧化硅、硅酸盐等,烟尘粒弥漫于作业环境中,极易被吸入肺内。 ...
- 创建于 2013年12月08日
- 7. 职业病防治常识
- (职业安全)
- 什么是职业病?我国法定职业病有哪些?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我国法定职业病包括尘肺病、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其他职业病共10大类115种。 劳动者怀疑得了职业病该这么办?劳动者应尽快到用人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诊断。诊断机构会根据你的病情、职业史、既往健康状况、原工作场所以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情况以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等作出诊断。 ...
- 创建于 2013年11月12日
- 8.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 (职业安全)
-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23号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已经2009年6月1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9月1日起施行。 局长 骆琳 二○○九年七月一日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的监督管理,强化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危害防治的主体责任,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障从业人员生命 ...
- 创建于 2013年10月25日
- 9.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27号令
- (职业安全)
-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7号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已经2009年8月24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11月1日起施行。 局长:骆琳 二○○九年九月八日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申报工作,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健康工作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
- 创建于 2013年10月25日
- 10. 工厂安全术语
- (厂区急救)
- 安全生产:消除或控制生产过程中危险因素,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本质安全: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安全管理:是为了在生产过程中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实现劳逸结合,加强安全生产,使劳动者安全顺利地进行生产所采取的一系列法制措施。 事故: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意外的突发性事件总称,通常会使正常活动中断,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
- 创建于 2013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