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地震自救相关知识
- (灾害应急)
-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之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却少上下颠簸感觉,而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声脆,震动小。一般小震和远震不必外逃。 由此可见,地震,虽然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避免和控制,但是只要能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就能使灾害降到最低限度。 ...
- 创建于 2017年2月14日
- 22.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 (灾害应急)
-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地震的概念 地震是一种使人类文明毁于瞬间的巨大天灾。它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目前的地震预报水平还不能准确地说出它将要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但是,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我们有办法减轻地震所造成的损失,这就是“防震减灾”。为提高广大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掌握自救互救的技能,降低震灾损失,在群众中应加强对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 地震发生的原因与分类:地球内部深层物质的不断运动和变化,促成地球表层,尤其是地壳的不断运动变化,从而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中某些脆弱的地带,当它承受不了巨大的应力作用时,或者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 ...
- 创建于 2017年2月14日
- 23. 地震知识大全
- (灾害应急)
- 当我们身边发生火灾或者地震时,首先肯定要保持镇定,其次想办法逃生。 地震知识:自救 震后很有可能余震,而且余震的位置未必是震源很近的位置。所以学习自救是地震后很重要的措施之一。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之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却少上下颠簸感觉,而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声脆,震动小。一般小震和远震不必外逃。 由此可见,地震,虽然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避免和控制,但是只要能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就能使灾害降到最低限度。总结有以下几点: ...
- 创建于 2017年2月14日
- 24. 幼儿园地震应急演练方案
- (灾害应急)
- 幼儿园是孩子聚集较多的场所,地震时正确的避震措施十分重要。因此,幼儿园做好地震应急演练很重要。 幼儿园地震应急演练方案 幼儿园地震应急演练方案一、 演练目的 通过地震应急演练,使全园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我园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校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园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幼儿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
- 创建于 2017年2月14日
- 25. 港口预防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 (灾害应急)
- ... 在必要时,预防自然灾害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应组织或聘请有关专家参加现场指挥部工作,提供相关专业咨询,供现场指挥部决策参考。 5、紧急处置 (1)本港口遭受上述Ⅳ级的自然灾害后,预防自然灾害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应组织本单位进行先期应急处置,开展自救互救,全力控制事态扩大,尽力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根据上级部门提出的指导意见,正确处置救灾。 (2)应急处置措施 本港口遭受上述Ⅳ级的自然灾害后,预防自然灾害应急工作领导小组需做好如下工作:①要求立即组织建立应急队伍及时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各岗位应急人员全部到位,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
- 创建于 2017年2月14日
- 26. 如何预防自然灾害教案
- (灾害应急)
- ... 四、总结。 要学会自救互救知识,科学救人。 ...
- 创建于 2017年2月14日
- 27. 预防大自然灾害的措施
- (灾害应急)
- ... 3、广泛开展防雷减灾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宣传和培训,使工地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防雷意识得到增强,自救互救能力得到提高。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防雷知识培训,加强被雷击后基本救护和自救知识的培训,增强救护和自救能力,减少伤亡事故。 4、雷雨来临时应停止室外作业。派专人密切关注当地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明确本地是否有雷雨天气。当雷雨天气来临时施工单位要迅速撤离易受雷击的危险地带的施工人员,停止一切室外作业。 ...
- 创建于 2017年2月14日
- 28. 预防自然灾害措施
- (灾害应急)
- ... 3、广泛开展防雷减灾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宣传和培训,使工地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防雷意识得到增强,自救互救能力得到提高。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防雷知识培训,加强被雷击后基本救护和自救知识的培训,增强救护和自救能力,减少伤亡事故。 4、雷雨来临时应停止室外作业。派专人密切关注当地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明确本地是否有雷雨天气。当雷雨天气来临时施工单位要迅速撤离易受雷击的危险地带的施工人员,停止一切室外作业。 ...
- 创建于 2017年2月14日
- 29. 学校预防自然灾害工作措施
- (灾害应急)
- ... 3、广泛开展防雷减灾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宣传和培训,使工地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防雷意识得到增强,自救互救能力得到提高。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防雷知识培训,加强被雷击后基本救护和自救知识的培训,增强救护和自救能力,减少伤亡事故。 4、雷雨来临时应停止室外作业。派专人密切关注当地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明确本地是否有雷雨天气。当雷雨天气来临时施工单位要迅速撤离易受雷击的危险地带的施工人员,停止一切室外作业。 ...
- 创建于 2017年2月14日
- 30. 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其预防措施
- (灾害应急)
- ... 3、广泛开展防雷减灾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宣传和培训,使工地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防雷意识得到增强,自救互救能力得到提高。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防雷知识培训,加强被雷击后基本救护和自救知识的培训,增强救护和自救能力,减少伤亡事故。 4、雷雨来临时应停止室外作业。派专人密切关注当地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明确本地是否有雷雨天气。当雷雨天气来临时施工单位要迅速撤离易受雷击的危险地带的施工人员,停止一切室外作业。 ...
- 创建于 2017年2月13日
- 31. 遇到地震的求生与急救方法
- (灾害应急)
- 地震,虽然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避免和控制,但是只要能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就能使灾害降到最低限度。 遇到地震的求生与急救方法 从我国唐山大地震的资料看,有些人之所以能在被埋没的瓦砾中生存下来是因为:1、没有受到致命的内脏伤;2、试着寻找出路道德找到通气口,然后找到出口,并迅速脱离侄塌的房屋废墟;3、在没有听到挖掘声及寻呼声时,不大呼大叫或无谓地翻滚折腾,惊慌失措、乱喊乱叫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耗氧量,还会吸入大量烟尘而致窒息。 ...
- 创建于 2017年2月13日
- 32. 遇到龙卷风如何自救
- (灾害应急)
- 我国没有单独针对龙卷风的预警,对普通民众来说,应该掌握相关防御知识,才能在遭遇灾害时有效开展自救互救。那么,你知道遇到龙卷风如何自救吗? 遇到龙卷风的自救措施 龙卷风多发于春、夏、秋三季的下午到傍晚时分。龙卷风出现时,往往有一个甚至几个像大象鼻子一样的漏斗状云柱从云底向下伸展,同时伴有狂风、暴雨、雷电或冰雹。龙卷风所过之处除最坚固的建筑物外,一切都将被吸进空中。遇到龙卷风,一定要积极想办法躲避,切忌慌不择路。 ...
- 创建于 2017年2月13日
- 33. 深圳院前医疗急救条例
- (AED法律)
- ... 第三条【性质和原则】院前医疗急救是政府举办的公益性事业,是公共卫生和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院前医疗急救遵循统一指挥、快速救治的原则,倡导公众参与,鼓励自救互救。 第四条【政府职责】市、区人民政府(含新区管理机构,下同)应当把院前医疗急救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和增长机制、人员和物资保障机制,保障院前医疗急救事业与社会、经济和医疗服务需求相适应。 ...
- 创建于 2017年1月20日
- 34. 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
- (AED法律)
- ... 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应当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公益宣传,倡导自救互救的理念,宣传救死扶伤的精神。 第七条 市民应当尊重和配合院前急救机构、院内急救机构开展的急救医疗服务活动,合理、规范、有序使用急救医疗资源,自觉维护急救医疗秩序。 第八条 鼓励单位和个人向院前急救机构、院内急救机构进行捐赠,支持急救事业发展。 第九条 院前急救服务和非急救转运服务实行分类管理。 ...
- 创建于 2017年1月20日
- 35. 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
- (急救法律法规)
- ... 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应当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公益宣传,倡导自救互救的理念,宣传救死扶伤的精神。 第七条 市民应当尊重和配合院前急救机构、院内急救机构开展的急救医疗服务活动,合理、规范、有序使用急救医疗资源,自觉维护急救医疗秩序。 第八条 鼓励单位和个人向院前急救机构、院内急救机构进行捐赠,支持急救事业发展。 第九条 院前急救服务和非急救转运服务实行分类管理。 ...
- 创建于 2017年1月13日
- 36. 赛事急救保障待普及
- (急救保障新闻)
- ...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国内发生了至少5起马拉松参赛者的猝死事件,今年也已有三四起。失败的救援原因有很多种,可能是现场缺少设备,错过了黄金期,也可能是急救人员没有经过充分训练,技能不足,亦或是指挥系统不够完善”。除现场急救,保险在各项赛事中的重要性也不断加深。 业内人士表示,国内每年大概有50多万人发生院外心脏骤停,如果更多市民能在救护车到达现场前先进行自救互救,将挽回更多生命。但目前问题是,市民急救知识比较缺乏,训练有素的人更是稀少,且国内公共场合所配备的AED也不足。 ...
- 创建于 2016年9月04日
- 37. 上海急救培训“好人卡”项目
- (急救新闻)
- ... 持有“好人卡”的学员将学到与国际同步的自救互救技术——上海悦安健康促进中心《救护课程》根据《国际紧急救护指南》有关内容制定,由全国一线医疗救护专家团队执行教学,课程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结合技术演示和场景模拟帮助学员达到了解健康突发状况的风险及安全常识、掌握紧急状态下的自救和互救方法、学习急救常识及心肺复苏技术、掌握一般伤口处理方法及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并协助对伤者进行转运等学习目标。 ...
- 创建于 2015年8月25日
- 38. 欧姆龙急救培训
- (中心动态)
- 2015年5月22日(星期五),由上海悦安健康促进中心急救培训项目部承办的欧姆龙中国急救培训项目在上海市公益新天地内举行。来自悦安健康的专业培训导师为参加培训的欧姆龙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心肺复苏、呼吸管理等自救互救知识的专题培训。现场,导师结合专业知识,运用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生动事例,将技能教学带入到生活情境当中。教授学员们如何正确掌握简单实用的急救知识,如何利用“生存链”法则,抓住心肺复苏4分钟的黄金时间;如何使用正确的按压方法,提高意外事故中自救互救成功率。培训师在现场示范心肺复苏术实操,学员们使用仿真模型进行练习。 ...
- 创建于 2015年6月01日
- 39. 车祸是中小学校园安全威胁
- (校园急救)
- ...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每年确定一个主题,自1996年起,安全教育日主题分别是: 1996年:“全社会动员起来,人人关心中小学校安全工作” 1997年:“交通安全教育” 1998年:“注重防范,自救互救,确保平安” 1999年:“消防安全教育” 2000年:“保证中小学生集体饮食安全,预防药物不良反应” 2001年:“校园安全” 2002年:“关注学生饮食卫生,保障青少年健康” ...
- 创建于 2013年12月17日
- 40. 呼吁及早补上急救短板
- (急救新闻)
- ... 资料显示,我国87%的心梗发病都在医院外,而25%的病人都因第一目击者不懂急救措施而死亡。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普及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公安部、交通部2006年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入开展救护培训工作的通知》规定,“公安、交通部门要把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作为岗前培训的必要内容,纳入驾驶人培训和考试体系之中”。显然,急救培训不只针对公交司机,而是驾驶员培训的必修课,每个司机都应该掌握急救技能。 然而,有关部门部门的文件在执行过程中却变了味,很多地方并没有认真开展急救培训,而是将其当成了敛财的借口。一些地方交钱就当场发证书,无需参加任何培训;有的地方虽然正常开班,但学员去不去悉听尊便,根本没有有效的考核监督机制。虽然到2012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4亿辆,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达2.6亿人,但全球第一的司机数量显然并未带来急救知识的普及。各类街头急救的热心人多为医护人员或受过专业训练的警察、军人,一旦无此类人员在场,大家就只能打电话呼救了。像此前发生的“国人围观,老外施救”尴尬一幕,围观者未必都是胆小怕事或过于冷漠,恐怕主要是因为缺乏急救知识,想救也无从下手。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对驾驶员的急救培训就比较到位,很多国家的中小学也有类似课程。因此,老外们才敢主动出手。 ...
- 创建于 2013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