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 心肌梗死急救
- (急救知识培训)
- 出现心肌梗死怎么急救?突然发生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上腹胀痛或呕吐等表现而原因未明者,或原有高血压而血压突然降低且无原因可寻者,手术后发生休克但排除出血等原因者,都是可能是心肌梗死所致。出现心肌梗死,要学会做好急救,避免给自身带来过大的危害。下面给大家介绍介绍,希望对大家帮助。 出现心肌梗死怎么急救? 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的病人中约50%在发病后1小时内于院外猝死,死因主要是可救治的致命性心律失常。显然,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从发病到治疗存在时间延误。因此,一定要在发病的时候第一时间对病人作出急救,以免带来严重危害。 ...
- 创建于 2013年12月03日
- 42. 辨别中风高危人群
- (急救知识培训)
- ... 血压是否超过140/90毫米汞柱? 高血压是脑卒中最常见且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治疗高血压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舒张压每下降5—6毫米汞柱,脑卒中的发生危险下降42%;仅仅控制收缩压,也可以将脑卒中减少1/3。成年人每年至少要检查一次血压。 你的心律是否正常? 心房颤动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间有明显的关系,60岁以上有7%—30%的脑卒中由房颤所致。 你是否吸烟?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无疑也会加上一分。吸烟是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每天吸烟1—20支者,比不吸烟者发生中风的危险性大3倍,每天吸20支烟以上,比不吸烟者大5倍。吸烟越多、吸烟年龄越早的人,发生中风的机会也就越多。 ...
- 创建于 2013年11月13日
- 43. 癫痫急救
- (急救知识培训)
- 癫痫的大发作俗称“羊癫风”,是神经系统常见病之一。发病原因较复杂产伤、颅脑外伤、脑炎、高血压脑病、囊虫病等均可导致癫痫。 一般来说,癫痫病人在发作前有先驱自觉症状,如感觉异常,胸闷、上腹部不适、恐惧、流涎、听不清声音、视物模糊等。因此,本人在预示到癫痫发作前应尽快离开如公路上、水塘边、炉火前等危险境地,及时寻找安全地方坐下或躺下。患者的家属也应学会观察病人发作前的表现,以便尽早作出预防措施,防止其他意外伤害的发生。在病人未发作起来时立即用针刺或手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位,有时可阻止癫痫发作。 ...
- 创建于 2013年11月09日
- 44. 急救常识
- (急救知识培训)
- ... 鼻出血 鼻出血,又叫鼻衄,是较为常见的现象。气候干燥、鼻内发炎、鼻腔肿瘤、高血压、血液病、麻疹、伤寒等,以及维生素缺乏、外伤、妇女经期等,都可以引起鼻出血。 鼻出血的现场救护 用手指紧捏鼻翼10-15分钟,用口呼吸。 稍许仰高额头,但不要过高,-以免血液流向喉部,引起不适。 可将冷水浸湿的毛巾或用手绢包裹小冰块敷在病人鼻部和额头,以达到收缩鼻部血管而止血的目的。 出血量较大时,可用脱脂棉、软纸,最好是用纱布,用清水浸湿,然后用筷子将湿棉花或纱布慢慢填入鼻腔,使之压迫出血点,待观察3-4小时后再取出。如在填塞物上撒上云南白药或其他止血 ...
- 创建于 2013年11月09日
- 45. 病人饮食调理
- (急救知识培训)
- 病人多半食欲不好,消化能力差,因此病人的饮食既要营养丰富,又要有利于消化,一般情况下病人的饮食以软食和流食为最佳。调理好病人的饮食,有助于病人的康复,也是治疗疾病的手段。病人的饮食调节要根据病情而定。例如:肾病、水肿、心脏病、高血压病、妊娠中毒等病人要求少盐清淡食物;动脉硬化、胰腺炎、胆结石等病人,要求低脂肪食物;肺结核、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人,要求高脂肪、高热量食物;一日三餐是传统的饮食习惯,但有些病人则求量少多餐,即每次食人量少,增加每日进餐次数,以保证营养的供给。 ...
- 创建于 2013年11月09日
- 46. 防治脑卒中 从今天开始
- (急救新闻)
- ... 脑卒中可防可控 “如果符合3个以上,那么就属于脑卒中的高危人群,需要到医院进行颈动脉筛查或进一步的检查,及早排除危险因素,有效控制卒中的发病。”哪些人是脑卒中高危人群?专家说,脑卒中有高血压、房颤、吸烟、高血脂、糖尿病、很少体育活动、超重或肥胖、有卒中家族史等8个危险因素。 “预防脑卒中主要有两点,一是合理饮食,二是适量运动。”专家提醒,预防脑卒中必须改善饮食结构,保持清淡,多吃蔬菜水果以及低热量、低脂肪的食物。饮食要低盐为主,要摄入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和微量元素;要进行适当的运动,每周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调整生活方式,戒烟、限酒,要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心情舒畅,切忌激动、暴怒及过度疲劳;定期体检,严格控制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 ...
- 创建于 2013年11月07日
- 47. 石市首批免费担架员上岗
- (急救新闻)
- ... 心脏病、高血压等危重病人急救时不能使用背、架或轮椅,必须使用担架让患者平躺。担架上不了电梯,急救人员只能就地进行抢救,或者靠人工将病人抬下来,有时候他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病人错过最佳的抢救时机。郝振海掰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所负责的急救车平均每天都要出诊15次左右,其中近50%的抢救对象是居住在高层的病人,可是这些高层建筑大多没有配置能容纳担架的电梯。急救就是跟死神赛跑,以心跳骤停病人为例,心跳停止1分钟之内及时进行心脏按压,有90%的病人可以复苏;超过4分钟,情况急转直下;超过6分钟,复苏的希望会很小,活过来只怕会变成植物人;超过10分钟,就有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 ...
- 创建于 2013年11月03日
- 48. 人人应学的急救常识CPR
- (急救知识培训)
- 人的一生,各种意外伤害随时随处都可能遇到,学些急救常识,显得尤为必要。意外伤害造成的损伤如果救护及时得当,可以使伤员的痛苦减轻到最低程度;反之,则会加重伤员的痛苦或损伤,甚至死亡。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被人们称为“三高”,是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三高”多了,冠心病患者自然就增加了,冠心病控制不规范,就容易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心跳骤停。李莉教授说,心脏病的急救常识,每个人都要学会,说不定,哪天就用上了。 ...
- 创建于 2013年10月29日
- 49. 第一时间抢救要做心肺复苏CPR
- (急救新闻)
- ... 心梗是猝死主因 猝死是指患者急性症状发生后6小时内死亡,引起猝死的原因有心肌梗死、脑出血、肺栓塞、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等。一旦出现胸痛、胸闷等心肌梗塞的典型症状后,患者往往在10分钟内就会出现猝死症状。猝死的人群中85%是心源性猝死的,这意味着心梗、冠心病等心源性是诱发猝死的主要因素。2012年深圳市科创委重点项目关于心源性猝死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也显示,心源性猝死80%与冠心病有关,另外10%到15%与心肌病有关,5%与心脏电生理缺陷相关。深圳近3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未知病因(大多认为是未检查出或未有明显症状的心脏疾病)猝死占31.7%,明确的冠心病占39.7%,高血压性心脏病占11.1%。 ...
- 创建于 2013年10月26日
- 50. 办公室突发疾病的急救方法
- (办公室急救)
- 办公室同事突发心脏病怎么办?同事因高血压晕倒,该采取什么办法?如何在第一时间把在高层商务楼的病人送到医院?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意外事件发生在办公室,在突发事件面前,办公族常常陷于茫然状态。 1、心脏病急救 白领工作压力大,易引发突发心脏病。一旦发生,先要检查患者的呼吸道,如无呼吸、脉搏及心跳,应开始心肺复苏;如患者丧失神志,应让其平卧,用手或枕头将其头部支起,轻轻地使其头部后仰,保证呼吸道通畅;应保持患者的体温,必要时可用毛毯或衣物盖住身体,用湿毛巾敷在前额。切记不要摇晃病人或用冰水泼病人,也不能让其进食喝水。 ...
- 创建于 2013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