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 预防中风24小时计划
- (急救知识培训)
- ... 2.找时间动一动。步行10分钟,或是做套简单的工间操,舒缓一下僵硬的脖颈。 3.定期量血压。 下班后:1.做30—60分钟运动。研究指出,每天只要运动30分钟,或每周至少运动90分钟,总死亡率可降低14%,也可减少24%的中风风险。健走尤其能稳定血压,每天健走10分钟,每天走4次,血压可稳定维持11小时。 2.多陪家人、照顾一下花草或是跟宠物玩,除了能疏解压力,更能预防中风。 晚上:1.晚餐。尽量清淡,少油、少盐、少糖,烹调时可用食物本身的味道取代调味料,例如用海带、香菇等熬煮成汤,少用市售的高汤块,可减少摄取过高的钠盐。研究发现,如果摄取过多的钠,会使水分滞留在体内,导致水分失衡,增加血压与心脏负担,罹患高血压的风险相对提高。 ...
- 创建于 2013年12月04日
- 42. 预防猝死,千万马虎不得。
- (急救知识培训)
- 不是体检正常就没事,每个人都要防猝死。医生表示不要认为身体没问题或者体检结果正常就是没有发生猝死的可能,在常规的体检中很难查出心脏的隐匿性改变,而且体检检查出的各项身体指标只代表一时的身体状况,而身体的状况随时都是改变的。对于许多中青年人来说,肥胖、吸烟饮酒、熬夜作息不规律等习惯习以为常,不过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不断透支着中青年人的身体,让身体处于亚健康的状态,让高血压、冠心病等所谓的“老年病”发生的时间提前,也相应地增加了猝死发生的风险。基于这个原因,医生提醒每个人都要防止猝死的发生。 ...
- 创建于 2013年12月04日
- 43. 导致猝死的十大恶习
- (急救知识培训)
- ... 第八位:吸烟或被动吸烟 吸烟对于心脏的损害是长期且顽固的,吸烟的人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是常人的3倍。 第九位:吃得太咸、太甜 吃盐多不仅可以升高血压,同时还能使血浆胆固醇升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第十位:久坐不动 久坐会导致人体内新陈代谢的改变,影响脂肪代谢,血黏度升高,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增加患心脏病风险。 ...
- 创建于 2013年12月04日
- 44. 沈阳一个半月猝死至少60人
- (急救新闻)
- ... 近日,记者从沈阳急救中心沈河分中心、东陵分中心了解到,10月15日至11月24日两中心共接诊猝死病例60例。沈河分中心主任李峰介绍,10月中旬过后,沈阳逐渐进入冬季,秋冬交替让气温、气压等变化大,易引起血压、心率的变化,导致心脑血管病的高发,由这类疾病引起的猝死病例也随之增加。与9月份相比,10月中旬后沈阳的猝死病例明显增加。李峰表示,这些猝死病例中多数为心源性猝死,即因为心梗、心衰、严重心率失常等引起的心脏原因猝死。虽然脑梗塞、脑出血也能够引起死亡,不过导致立刻猝死的病例很少。貌似“健康”也危险已占猝死病例的8.3%。在这些猝死病例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病例为37人。两个急救分中心的数据显示,多数发生猝死的60岁以上老年人中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等基础病,只有5人家属称没有相关疾病,身体健康,却占到猝死病例的8.3%。 ...
- 创建于 2013年12月04日
- 45. 心肌梗死急救
- (急救知识培训)
- 出现心肌梗死怎么急救?突然发生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上腹胀痛或呕吐等表现而原因未明者,或原有高血压而血压突然降低且无原因可寻者,手术后发生休克但排除出血等原因者,都是可能是心肌梗死所致。出现心肌梗死,要学会做好急救,避免给自身带来过大的危害。下面给大家介绍介绍,希望对大家帮助。 出现心肌梗死怎么急救? 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的病人中约50%在发病后1小时内于院外猝死,死因主要是可救治的致命性心律失常。显然,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从发病到治疗存在时间延误。因此,一定要在发病的时候第一时间对病人作出急救,以免带来严重危害。 ...
- 创建于 2013年12月03日
- 46. 辨别中风高危人群
- (急救知识培训)
- ... 血压是否超过140/90毫米汞柱? 高血压是脑卒中最常见且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治疗高血压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舒张压每下降5—6毫米汞柱,脑卒中的发生危险下降42%;仅仅控制收缩压,也可以将脑卒中减少1/3。成年人每年至少要检查一次血压。 你的心律是否正常? 心房颤动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间有明显的关系,60岁以上有7%—30%的脑卒中由房颤所致。 你是否吸烟?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无疑也会加上一分。吸烟是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每天吸烟1—20支者,比不吸烟者发生中风的危险性大3倍,每天吸20支烟以上,比不吸烟者大5倍。吸烟越多、吸烟年龄越早的人,发生中风的机会也就越多。 ...
- 创建于 2013年11月13日
- 47. 癫痫急救
- (急救知识培训)
- 癫痫的大发作俗称“羊癫风”,是神经系统常见病之一。发病原因较复杂产伤、颅脑外伤、脑炎、高血压脑病、囊虫病等均可导致癫痫。 一般来说,癫痫病人在发作前有先驱自觉症状,如感觉异常,胸闷、上腹部不适、恐惧、流涎、听不清声音、视物模糊等。因此,本人在预示到癫痫发作前应尽快离开如公路上、水塘边、炉火前等危险境地,及时寻找安全地方坐下或躺下。患者的家属也应学会观察病人发作前的表现,以便尽早作出预防措施,防止其他意外伤害的发生。在病人未发作起来时立即用针刺或手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位,有时可阻止癫痫发作。 ...
- 创建于 2013年11月09日
- 48. 急救常识
- (急救知识培训)
- ... 鼻出血 鼻出血,又叫鼻衄,是较为常见的现象。气候干燥、鼻内发炎、鼻腔肿瘤、高血压、血液病、麻疹、伤寒等,以及维生素缺乏、外伤、妇女经期等,都可以引起鼻出血。 鼻出血的现场救护 用手指紧捏鼻翼10-15分钟,用口呼吸。 稍许仰高额头,但不要过高,-以免血液流向喉部,引起不适。 可将冷水浸湿的毛巾或用手绢包裹小冰块敷在病人鼻部和额头,以达到收缩鼻部血管而止血的目的。 出血量较大时,可用脱脂棉、软纸,最好是用纱布,用清水浸湿,然后用筷子将湿棉花或纱布慢慢填入鼻腔,使之压迫出血点,待观察3-4小时后再取出。如在填塞物上撒上云南白药或其他止血 ...
- 创建于 2013年11月09日
- 49. 病人饮食调理
- (急救知识培训)
- 病人多半食欲不好,消化能力差,因此病人的饮食既要营养丰富,又要有利于消化,一般情况下病人的饮食以软食和流食为最佳。调理好病人的饮食,有助于病人的康复,也是治疗疾病的手段。病人的饮食调节要根据病情而定。例如:肾病、水肿、心脏病、高血压病、妊娠中毒等病人要求少盐清淡食物;动脉硬化、胰腺炎、胆结石等病人,要求低脂肪食物;肺结核、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人,要求高脂肪、高热量食物;一日三餐是传统的饮食习惯,但有些病人则求量少多餐,即每次食人量少,增加每日进餐次数,以保证营养的供给。 ...
- 创建于 2013年11月09日
- 50. 防治脑卒中 从今天开始
- (急救新闻)
- ... 脑卒中可防可控 “如果符合3个以上,那么就属于脑卒中的高危人群,需要到医院进行颈动脉筛查或进一步的检查,及早排除危险因素,有效控制卒中的发病。”哪些人是脑卒中高危人群?专家说,脑卒中有高血压、房颤、吸烟、高血脂、糖尿病、很少体育活动、超重或肥胖、有卒中家族史等8个危险因素。 “预防脑卒中主要有两点,一是合理饮食,二是适量运动。”专家提醒,预防脑卒中必须改善饮食结构,保持清淡,多吃蔬菜水果以及低热量、低脂肪的食物。饮食要低盐为主,要摄入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和微量元素;要进行适当的运动,每周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调整生活方式,戒烟、限酒,要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心情舒畅,切忌激动、暴怒及过度疲劳;定期体检,严格控制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 ...
- 创建于 2013年11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