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油或与心律不齐中风有关
2024 年 5 月 22 日——最广泛使用的膳食补充剂之一可能会对原本健康的人造成心脏健康风险。
一项大型新研究表明鱼油补充剂与心律不齐或中风等心脏问题有关。
这项研究于本周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研究人员分析了英国 415,737 名年龄在 40 至 69 岁之间的人的住院记录和死亡数据。近三分之一的人表示他们定期服用鱼油补充剂,这些人更有可能是女性、老年人和白人。
鱼油与首次患心脏病时患心房颤动的风险增加 13% 有关,也与首次患心脏病时患中风的风险增加 5% 有关。心房颤动是一种不规则(有时非常快)的心律,与中风的风险增加有关。
但研究中有几组人经常服用鱼油,患心脏病的风险较低。患有心脏病的人从心房颤动发展为心脏病发作的风险降低了 15%,患上一种称为心力衰竭的血液泵送疾病后死亡的风险降低了 9%。
作者写道,他们用于研究的数据来自英国生物库,这是一个用于长期研究的大型数据库,其中没有包括关于特定类型鱼油补充剂或剂量的详细信息。此外,由于研究中的大多数人都是白人,因此研究结果可能不适用于其他种族或民族的人,作者警告说。
研究人员对受试者的年龄、性别、吸烟状况、血压、是否使用他汀类等胆固醇药物以及吃了多少鱼等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各种风险水平都受到了影响。
“定期服用鱼油补充剂可能是普通人群房颤和中风的风险因素,但可能有利于心血管疾病从房颤发展为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以及从房颤发展为死亡,”作者说。“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定期服用鱼油补充剂导致心血管疾病事件发展和预后的确切机制。”
哺乳动物发现H5N1流感病毒
感染H5N1流感的奶牛生奶中的高H5N1流感水平在小鼠中被发现
给予来自感染H5N1流感奶牛的生奶样本的小鼠在其呼吸器官中显示出高病毒水平,而在其他重要器官中显示出较低的病毒水平。
研究发现
根据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研究结果,给予来自感染H5N1流感奶牛的生奶样本的小鼠在其呼吸器官中显示出高病毒水平,而在其他重要器官中显示出较低的病毒水平。结果表明,动物食用生奶存在感染H5N1的风险,并引发了其对人类潜在风险的质疑。
自2003年以来,H5N1流感病毒已在23个国家传播,主要影响野生鸟类和家禽,并在人类中出现约900例病例,主要发生在与感染鸟类有密切接触的人群中。然而,近年来,一种被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 H5N1)的病毒已传播至50多种动物,并在3月底,美国报告了德克萨斯州奶牛中的病毒爆发。截至目前,九个州的52个牛群受到了影响,并在患有结膜炎的农场工人中检测到两例人类感染病例。尽管迄今为止,病毒尚未显示出获得人际传播能力的遗传证据,但公共卫生官员正在密切监测奶牛的情况,作为整体大流行准备工作的一部分。
为了评估通过食用生奶感染H5N1的风险,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和德克萨斯A&M大学兽医诊断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将来自感染H5N1流感奶牛的生奶滴液喂给五只小鼠。这些动物在第一天表现出包括嗜睡在内的疾病症状,并在第四天被安乐死以确定器官中的病毒水平。研究人员发现,在动物的鼻腔、气管和肺中存在高水平的病毒,而在其他器官中存在中低水平的病毒,这与其他哺乳动物中的H5N1感染一致。
除了小鼠研究外,研究人员还测试了在不同温度和时间间隔下H5N1病毒在生奶中的灭活情况。四个确认高H5N1水平的生奶样本在63摄氏度(145.4华氏度)下分别加热5、10、20和30分钟,或在72摄氏度(161.6华氏度)下分别加热5、10、15、20和/或30秒。在63℃的每个时间间隔内,病毒均被成功杀灭。在72℃下,病毒水平有所降低,但在15和20秒后未完全灭活。然而,作者强调,他们的实验室研究与大规模工业生奶巴氏杀菌并不完全相同,反映了应在商业巴氏杀菌设备中直接测量感染奶的实验条件。
在另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将感染H5N1的生奶在4℃(39.2华氏度)下储存了五周,发现病毒水平仅有小幅下降,这表明在冷藏温度下生奶中的病毒可能保持传染性。
到目前为止,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得出结论,现有的全部证据继续表明商业牛奶供应是安全的。虽然实验室台面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有用的信息,但在推断到现实世界的商业加工和巴氏杀菌方面存在局限性。FDA对在17个州的零售点收集的297种零售乳制品进行了初步调查,这些产品代表了在38个州的132个加工地点生产的产品。所有样品均未检测到活病毒。这些结果突显了进行更接近现实世界条件的额外研究的机会。FDA正在与美国农业部(USDA)合作进行巴氏杀菌验证研究,包括使用均质机和连续流动巴氏杀菌器。额外的结果将尽快公布。
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隶属于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了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研究人员的工作。
研究发现 “沉默杀手” 房颤终生风险激增
研究发现“沉默杀手”房颤病例急剧增加。
丹麦奥尔堡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多达40%的房颤患者可能会经历心力衰竭,而20%的患者有中风的风险。
房颤是一种不规则的、通常非常快的心律。心律不齐。房颤可导致心脏出现血凝块。这个状况还将增加卒中、心力衰竭和其他与心脏有关的并发症的风险。很多房颤患者可能没有症状。但房颤可能导致心跳快和心悸、气短或头晕眼花。
心房颤动可能时好时坏,也可能开始后再也不会消失。心房颤动是一种严重疾病,需要予以适当治疗,以避免卒中。
最新研究揭示了房颤正威胁着众多人群。这项结果使健康专家感到震惊,因为它挑战了以往的认知,即心房颤动仅影响大约四分之一的成年人。
研究人员分析了数百万成年人的健康数据,发现尽管心房颤动的确切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已知高血压和肥胖是其主要的风险因素。 丹麦奥尔堡大学的研究小组进一步发现,高达40%的心房颤动患者可能遭受心力衰竭,20%的患者可能发生中风。
由于心房颤动往往不表现出明显症状,因此它是导致中风和心力衰竭的潜在因素之一。此外,心房颤动在常规体检中难以被发现,除非进行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监测。
研究分析了超过350万名45岁以上无房颤病史的人的健康数据,并比较了2000年至2010年与2011年至2022年这两个十年的数据。研究发现,从2011年至2022年,心房颤动的终身风险从之前的24%上升至31%。研究还指出,男性患病风险略高于女性。
治疗房颤通常需要结合生活方式的调整、药物治疗,并在必要时采用心脏复律或导管消融等手术来恢复正常心律。此外,为了降低与房颤相关的血栓形成和中风风险,医生可能推荐使用血液稀释剂。
FDA批准了一项声明:酸奶降低糖尿病风险
2024年3月1日 --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一封执行自由裁量权信中表示,酸奶生产商现在可以声称食用酸奶可以降低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在我们持续探索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并预防慢性疾病的旅程中,最近的一项来自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发现,为我们理解日常饮食选择对健康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FDA经过审慎的研究与分析,指出存在可信的证据,表明某些饮食习惯与降低患2型糖尿病风险之间存在关联,尤其关注了酸奶的摄入。
最新研究显示:运动治疗抑郁症与疗法效果相当
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中,心理健康成为了我们不可忽视的议题。上海悦安健康促进中心始终致力于探索和推广健康生活方式,今天,我们想与您分享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运动在抑郁症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与传统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并驾齐驱。
2024年2月15日,《英国医学杂志》发布的一项新研究显示,步行、瑜伽、慢跑和力量训练等常见运动方式,在对抗抑郁症方面,效果堪比心理治疗。特别是当这些运动以较高强度进行时,其效果更加显著。
研究指出,抑郁症不仅是全球致残的主要原因,还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其影响甚至超过债务、离婚和糖尿病等问题。因此,将运动纳入抑郁症的核心治疗方案,无疑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
悦安健康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并利用运动这一自然而有效的治疗手段。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心理咨询,都应与适当的运动相结合,共同促进心理健康的改善。
本项研究分析了涉及约14,000人的218项研究数据,虽然存在一定的偏差风险,但运动带来的全身益处,加之其在抗抑郁方面的积极影响,均表明运动是一种强有力的治疗选项。正如研究的主要作者Michael Noetel所强调的,运动不是万能的,但考虑到抑郁症的严重影响,几乎所有患者都应该被鼓励尝试结合运动和心理治疗的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研究发现更多的运动和更高强度的锻炼效果更佳,但我们不必一开始就追求极限。运动的强度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最大,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逐步增加运动的量和强度,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悦安健康邀请您从今天开始,将运动纳入您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晨跑、瑜伽、还是力量训练,都是向更健康心理状态迈进的一大步。让我们一起,用运动悦动心灵,迎接每一天的挑战与机遇。
在这条健康之旅上,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每一位朋友,共同探索和实践更多促进健康的方式。让我们携手前行,开启心理健康的新篇章。